早春氣溫忽高忽低, 身邊咳嗽的小朋友日漸增多, 輕則伴有鼻塞、流涕, 重則伴有高熱、喘鳴。 孩子一旦咳嗽了, 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留心咳嗽的特點和規律
把孩子咳嗽的相關情況正確無誤地反映給醫生, 不要東拉西扯, 要直截了當地敘述。 如咳嗽時間、咳嗽性質、音色、節律, 誘發或加重因素。 這些情況的告知對醫生診斷有很大的幫助。 早晨咳嗽或入睡和起床時的咳嗽多數是有痰的咳嗽。 咽部或氣管有刺激的咳嗽表現為乾咳。 咳嗽以白天為主, 應注意支氣管炎或咽喉炎。 如咳嗽以夜間為主, 則要高度懷疑咳嗽變異性哮喘。
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孩子一咳嗽, 父母就心疼, 恨不能馬上止住它。 其實, 咳嗽有時候並不是壞事!咳嗽有清潔呼吸道使其保持通暢的作用, 通過咳嗽, 可將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排出體外, 減少呼吸道內病菌數量, 減輕炎症浸潤。 因此, 如果咳嗽不是由細菌引起的, 則無須服用抗生素。
另外, 咳嗽大多數是由病毒引起的, 抗生素不能“殺死”病毒, 盲目使用抗生素對止咳沒多大的幫助, 反而會損傷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使得咳嗽遷延不愈, 由急性咳嗽轉為慢性咳嗽。
長期反復服用抗生素, 還有可能產生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使用了很“高級”的抗生素也難以治癒咳嗽的癥結。
針對病因治咳嗽
大多數孩子咳嗽是由於上呼吸道感染或氣管炎、支氣管炎引起的, 包括病毒和細菌感染, 或支原體感染, 有的伴有發熱、鼻塞、噴嚏、流涕、咽痛、咽癢、痰鳴、胸痛等症狀。 因為咳嗽的病因複雜多樣, 表現各異, 因此不是簡單地服用止咳藥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要分析咳嗽的原發因素, 針對病因合理用藥, 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有一部分因過敏因素、理化因素所導致的咳嗽, 可能需要抗過敏、解痙、祛痰、恢復氣道黏膜功能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