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治療效果降低潰瘍病雖然易反復發作, 但每次發作服用抗潰瘍藥後, 症狀均能緩解。 如果有潰瘍病史的人按常規治療, 疼痛不緩解或效果不明顯, 則提示有可能發生了惡變。
進行性消瘦及貧血
長期慢性潰瘍病患者可能身體虛弱, 但不一定消瘦。 除非潰瘍長期或大量出血, 病人一般不會有明顯的貧血徵象。 年齡在四、五十歲以上的胃潰瘍病人如果短期內食欲減退、消化不良, 噁心、嘔吐, 吐宿食或暗紅色食物, 而且有全身疲乏和進行性消瘦, 也可能是潰瘍病惡變的信號之一。
比較固定的包塊
一般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不形成包塊。 如果發生惡變, 潰瘍就會變大、變硬, 在較晚期可以于左上腹摸到包塊。 包塊質硬, 表面多呈結節狀, 不光滑, 並且逐漸增大, 壓之疼痛。 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臍部、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後。 出現這種包塊時, 很可能胃潰瘍已經發生癌變。
疼痛性質和規律改變疼痛是潰瘍病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
疼痛多為上腹部局限性的隱痛、燒灼樣痛或鈍痛。 典型的潰瘍病疼痛有一定規律性, 常與飲食關係密切, 比如, 十二指腸潰瘍多為飯前痛(即空腹痛);典型的胃潰瘍為飯後痛, 常在飯後1~2小時發生, 持續一二個小時, 以後逐漸減輕。 不過也有的潰瘍病人疼痛規律性不太明顯, 疼痛性質也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