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腦癱的測定方式會有哪些呢

腦癱這種疾病是非常嚴重的, 相信媽媽們對於此病多少有一些瞭解,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了腦癱的症狀之後, 就會給他們帶來要當嚴重的危害, 關於該病的測定方式需要引起媽媽們的關注, 接下來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此病的測定方式有哪些。

小兒腦癱的測定方式:

一、觸覺;測試者通過用手觸摸患兒上肢及下肢肌肉, 來感受肌肉組織的緊張度。 若患兒肌張力低下, 手感柔軟、鬆弛, 對手指的按壓較少有抵抗。 如肌力正常, 手感柔軟適中, 結實而富有彈性。 若肌張力高, 則手感緊張, 對手指按壓有比較強的抵抗。

觸覺往往是動物重要的定位手段, 這可從除掉觸鬚的貓和鼠的莽撞行為被顯示出來。 主要以觸覺來認識生活環境及其變化的動物(如絲蚓)稱為觸覺動物。 各種動物的直立反射和昆蟲的飛翔運動也是因對足端和腹面的觸刺激的消失而誘發。

二、被動運動;一種完全依靠外力幫助來完成的運動。 外力可以是機械的, 也可以是由他人或本人健康肢體的協助。 進行時, 被動運動的肢體肌肉應放鬆, 利用外力固定關節的近端和活動關節的遠端, 根據病情需要儘量作關節各方向的全幅度運動, 但要避免動作粗暴。 測試者對肢體做被動屈伸運動, 若肌張力高, 則會感到明顯抵抗, 而且這種抵抗力往往在運動開始時大於運動結束時。

三、抱;通過抱嬰兒的手感, 可以初步瞭解病兒肌張力的情況。 痙攣型小兒, 抱起時會有強直感和抵抗感。 而軟癱兒, 抱起時會感到困難, 有下沉的感覺, 似要從測定者手中滑下。

四、姿勢觀察;如超過3個月肌張力亢進的痙攣兒, 放置于仰臥位, 往往出現不對稱的異常姿勢, 主動運動少, 動作顯得刻板。

小兒腦癱的康復訓練措施:

1、剪刀步態訓練, 患兒仰臥位, 採用牽把手法被動屈曲患兒雙腿, 做髖關節屈伸動作:採用搖髖法、分髖法對內收肌群進行牽伸, 降低張力, 保持片刻(這一點很重要), 反復操作。 採用直腿加壓坐位訓練, 固定雙下肢外展, 以牽拉痙攣的肌肉, 降低肌張力, 此為靜態訓練。 重錘式髖關節訓練椅,

將患兒雙下肢做外展—內收—外展的訓練, 在運動的同時達到牽拉肌肉, 活動髖關節的目的, 此為動態訓練。 “爬高”及“爬行”訓練, (採用蛙式即雙腿儘量外邁)。

2、屈膝站立、行走訓練, 採用仰臥、俯臥位壓膝整足法, 或直腿抬高的方法, 牽拉攣縮的肌腱, 緩解痙攣的肌肉。 站立彎腰拾物訓練, 牽拉痙攣的國繩肌群, 緩解張力, 同時增強腰肌力量。 弓箭步下壓, 膝關節伸展, 股四頭肌訓練椅的應用, 提高股四頭肌肌力, 拮抗痙攣的膕繩肌群, 提高膝關節自主控制能力。 功率車, 學步車訓練, 提高下肢主動運動的功能, 增大關節運動範圍。

3、膝反張訓練, 壓膝整足法, 牽踝法, 搖踝法, 底屈肌牽拉訓練。 膝關節屈伸, 足背屈的訓練, 提高伸肌力量, 協調拮抗肌張力。

上下階梯訓練, 對於糾正膝反張及協調步態有較大的作用。

4、尖足、足內外翻訓練, 自我牽拉法—患兒面對牆壁站立, 然後緩慢前趴, 直到跟腱處感覺牽拉為止, 還可把雙腳尖轉向外側(似卓別林)做相同的動作。 足背屈肌肌力訓練和坐式踝關節訓練椅, 拮抗痙攣的小腿肌, 增大踝關節活動範圍, 糾正畸形。 仰臥, 俯臥位壓膝整足法, 牽踝, 搖踝法, 達到糾正畸形的目的。 內、外翻扳的應用。

5、上肢及的訓練, 屈曲位, 患兒仰臥, 術者一手握前臂, 沿身體中線慢慢上舉, 接近耳朵為止, 反復操作。 內收位, 仰臥位或坐位, 一手握上臂, 另一手握前臂, 沿水準方向移至90°時(外展), 手心朝上方再繼續上移, 直至耳根部, 反復操作。 上肢負重訓練, 啞鈴操,

棒操, 拉沙袋訓練, 增加上肢肌力, 擴大關節活動範圍, 恢復運動功能。

關於小兒腦癱疾病的測定方式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 腦癱這種疾病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危害, 我們需要清楚瞭解一些小兒腦癱的知識才行, 在寶寶出生之後, 需要密切觀察他們的變化, 如果發現了有腦癱的症狀, 那麼治療方面必須要及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