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治療鵝口瘡之心脾積熱偏方

治療方法

當發現寶寶口腔內有類似奶瓣的斑塊時, 不要隨便揩洗, 以免粘膜損傷引起細菌感染。 確診孩子患有鵝口瘡後, 爸爸媽媽可以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擦洗口腔, 擦洗的時候動作要輕, 再用1%龍膽紫塗在患處, 每天1--2次。 還可以取制黴菌素一粒研成末, 加入5ml甘油調勻, 塗搽在患處。

通常用藥幾天以後病症就會消失, 但是鵝口瘡特別容易反復發作, 所以家長應該在病症消失以後繼續用藥幾天, 以鞏固療效, 避免復發, 儘量一次治癒。 應該在孩子進食以後過一段時間再給孩子用藥, 以免引起孩子嘔吐。

中醫治療鵝口瘡之心脾積熱偏方

【心脾積熱】 白屑堆積, 邊緣紅暈, 面赤唇紅, 煩躁哭啼, 口乾渴, 便結尿赤。 治宜清熱解毒。

(一)處方:鮮薄荷15~20克, 生石膏10~15克。

用法:將石膏打碎, 放鍋內加水200毫升, 煮取50毫升, 除去渣滓, 候涼待用;另取薄荷葉用涼開水洗淨、晾乾、搗爛絞取原汁。 用消毒棉簽或紗布蘸薄荷汁輕輕拭抹口腔, 稍候片刻, 再取石膏水分1~2次灌完。 每日1劑, 連用3~5劑。

(二)處方:羊膽汁2~3毫升, 黃粟米20克。

用法:將黃粟米加清水適量煮濃取汁, 涼後可用。 用消毒棉簽蘸粟米汁拭抹口腔, 然後取膽汁灌服。 每日2次, 連用3~5天。

(三)處方:白蘿蔔汁3~5毫升, 生橄欖汁2~3毫升。

用法:白蘿蔔連皮搗榨取汁, 與橄欖汁混合, 放碗內置鍋中蒸熟, 涼後可用。 分1~2次服完。 每日1~2劑,

連用3~5天。

(四)處方:櫻桃汁3~5毫升。

用法:將熟透櫻桃去核, 榨取原汁, 置杯內隔水燉熟, 涼後可用。 分1~2次灌服。 每日1~2劑, 連服3~5天。

(五)處方:鮮馬齒莧汁3毫升, 淡竹葉5~7克, 蘆根12克, 蜂蜜5毫升。

用法:將淡竹葉及蘆根加水100毫升。 置鍋內煮取20毫升, 沖入馬齒莧汁及蜂蜜調勻。 分2~3次空腹時灌服。 每日1劑, 連服5~7天。

(六)處方:鮮奶10毫升, 生地10克, 燈芯草1克, 淡竹葉7克, 生甘草2克。

用法:先將生地、燈芯草、淡竹葉、甘草共放鍋內加清水200毫升, 煮取20~30毫升, 與鮮奶調和, 涼後可用。 1次飲完。 每日1~2劑, 連服3~5天。 新生兒酌減。

(七)處方:活鯽魚3條。

用法:將活鯽魚放在冷開水中養之。 每隔4小時取活鯽魚1條, 將魚尾納入患兒口中, 使魚尾在患兒口中擺動一會。 (約1分鐘左右), 每日早、中、晚各1次。 魚用後可再放養入水中,

以便再用。 通常1~2日可愈。 說明:鯽魚以身長2~3寸黑背脊的為佳, 不要過大及紅鱗者。

(八)處方:五倍子18克, 枯礬12克, 白砂糖2克。

用法:先將五倍子杵粗末, 入鍋內炒至黃脆時, 再撒入白糖同炒, 待糖溶化吸入五倍子內, 不粘結成團時, 旋取出風乾, 與枯礬共碾成極細粉, 瓶貯備用。 每取適量用麻油調如糊狀, 塗遍患兒口內, 每日2~3次, 通常于塗藥後白膜即逐漸脫落而愈。

(九)處方:陳葫蘆瓢炭30克, 淨硼砂9克。

用法:先取陳葫蘆瓢1個火燒成炭, 待冷後取30克和硼砂9克共碾成極細粉, 瓶貯密封備用。 每取適量, 用麻油調如糊狀, 塗于患兒口內白膜上, 每日早、中、晚各1次。

(十)處方:綠豆適量, 白糖30克, 茶葉2克。

用法:將綠豆打碎與白糖、茶葉用開水浸泡,

代水飲喂小兒, 每日3~5次。

(十一)處方:臘梅花10克, 冰片0.5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 用瓷瓶收貯。 使用時, 以棉簽蘸藥, 擦敷患處, 每日1~2次。

(十二)處方:牛黃3克, 硼砂30克, 黃連30克, 兒茶30克, 生黃柏60克, 生梔子60克, 生甘草60克, 冰片9克。

用法:上藥(除冰片)烘乾後, 共研極細末, 再將冰片入藥末內研細調勻, 用瓶收貯, 蓋嚴勿受潮。 溫開水洗淨口腔後, 將藥末吹入口腔內, 每日3~4次。 1~3個月患兒, 每次0.2克;3~6個月每次0.3~0.5克;1歲以上每次1克。

(十三)處方:青黛6克, 五倍子6克, 柿霜面6克, 冰片2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 裝瓶備用。 以棉簽沾香油(芝麻油)少許, 再沾藥面塗口腔患部, 每日塗2~3次。

本方適用於各種口腔潰瘍(鵝口瘡、口糜、口瘡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