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乙肝治療期應定量監測乙肝表面抗原

在目前慢性乙肝的臨床治療中, 大家往往關注轉氨酶、乙肝病毒 DNA等指標, 瞭解肝臟功能以及乙肝病毒是否被有效抑制等情況。 對於乙肝表面抗原只作定性分析, 以瞭解乙肝病毒感染的情況。 實際上, 乙肝治療期定量監測乙肝表面抗原是很有必要的。

一項研究通過觀察表面抗原在血清中的濃度, 預測長效干擾素治療對慢性乙肝患者在停藥後的長期療效。 通過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檢測可以發現, 在治療期間, 長效干擾素可以誘導患者血液中表面抗原濃度的顯著下降。 乙肝患者治療48周時, 當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濃度低於10u/ml,

或者治療過程中乙肝表面抗原濃度下降的幅度超過2 u/ml時, 停藥後隨訪3年, 這些患者發生乙肝表面抗原陰轉或轉換的幾率大大增加, 分別達到52%和42%。

雖然乙肝患者在治療期間有乙肝病毒 DNA明顯抑制和陰轉, 但這只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的良好開端, 但對進一步的表面抗原的清除卻無足夠影響。

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檢測可能成為停止治療後持久應答的預測指標。 在乙肝治療期間, 不僅要重視傳統指標的檢測, 還應加強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監測, 有助於預測乙肝治療的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