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乾燥, 這個是許多人寶寶都會有的一種情況。 那寶寶大便乾燥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寶寶大便乾燥的時候又應該怎麼辦才好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與對應措施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 有許多寶寶都是出現大便乾燥的情況。 那引起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是什麼呢?
1、母乳不足
如果母親乳汁不足, 寶貝總是處在吃不飽的半饑餓狀態, 寶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 除大便次數少外, 還有母乳不足的表現, 例如, 吃奶時間長於20分鐘、吃後無滿足感、體重增長緩慢、睡不踏實等等。
對策
及時補充配方奶粉, 寶寶的情況會馬上好轉。
2、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
母親的飲食情況, 直接影響著母乳的品質, 如果母親頓頓喝豬蹄湯、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湯類, 乳汁中的蛋白質就會過多, 嬰兒吃後, 大便偏鹼性, 表現為硬而幹, 不易排出。
對策
媽媽們應該要保證飲食的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糧等食物, 並且要多喝水或者是粥, 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
3、奶粉不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 牛奶中含酪蛋白多, 鈣鹽含量也較高, 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結成塊, 不易消化。
對策
配方奶粉要按照說明沖調, 不要衝調過濃;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或果汁(如柳丁半個擠汁,
4、寶寶腸胃不適應
配方奶粉是由牛奶為原料製作而成, 其中添加了各種營養素, 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某種奶粉, 以至於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後就便不出來。 這一般與寶貝的腸胃有關, 每個寶寶的體質是不一樣的。 有些寶寶吃國外品牌的奶粉不適應, 但喝國產品牌的奶粉就沒問題。
對策
需要更換其他品牌的奶粉, 最好選用含有雙歧桿菌的奶粉, 這樣的話則是可以防止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
5、寶貝進食少
有的寶寶進食量過少, 食物經過胃腸消化吸收後, 剩下的食物殘渣少, 在結腸內產生不了多大壓力, 所以不會有便意。
對策
寶寶進食少可能與缺乏某種營養素有關,
6、寶寶偏食
有的寶寶吃肉太多, 吃菜、吃水果太少, 所以食物中蛋白質含量多, 纖維素含量少。 蛋白質成分多, 大便呈鹼性, 容易幹;植物纖維素含量太少, 結腸內容物少, 腸道缺乏刺激, 不易產生便意。 有的孩子喜歡吃幹食, 飲水太少, 腸道刺激不足, 也易發生便秘。
對策
首先應多喂寶貝吃些菜泥、水果泥, 進食菜、水果的量與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 也就是說吃三口菜吃一勺肉;對於不愛吃菜的寶寶, 媽媽可把菜切碎與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餃子, 也可以用菜煮粥或面片, 增加蔬菜的進食量。
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 可適當在水中加入一些果汁, 用秋梨膏沖水也不錯。
7、沒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如果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時間一到就想排便, 這樣糞質在結腸內停留時間短, 大便不會太幹, 容易排出。 有的寶寶因大便幹, 排便時引起肛裂, 而感到疼痛, 孩子因怕痛而不敢排便, 間隔時間越長, 便秘也就越嚴重。
對策
每天早晨讓寶寶坐在便盆上排便, 養成習慣就好了。
1、南瓜根50-100克, 洗淨, 切碎, 放鍋內加水煎濃取汁, 一次飲完。 每日1劑, 連服數劑, 以通為度。 3歲以下幼兒可酌加蜂蜜調味。
2、銀耳10~15克, 鮮橙汁20毫升。 將銀耳洗淨泡軟, 放碗內置鍋中隔水蒸煮, 入橙汁調和, 連渣帶汁1次服完。 每日1劑, 連服數天。
3、無花果(熟透者)100克, 除去外皮, 溫開水洗淨, 隨意服食, 每日1~2次, 療程不限。
4、鮮甘蔗汁150毫升, 番瀉葉1克。 置鍋內隔水蒸熟, 濾去渣滓, 分1~2次服完。 每日1劑, 連服數天, 三歲以下幼兒分量酌減。
5、豆漿100毫升, 濃米湯150毫升, 蜂蜜20毫升。 將新鮮豆漿煮沸, 入米湯、蜂蜜調勻, 1次飲完。 每日1-2劑, 連服數天。
如何預防大便乾燥
第一, 飲食要清淡
寶寶上火要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炸、煎烤累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 熱天對於桂圓、荔枝、芒果等熱性水果也要少吃。
第二, 多飲水
寶寶早上起來就喝白開水, 這樣可以補充晚上丟失的水分, 清理腸道, 排除廢物, 喚醒消化系統及整體機能的恢復, 清潔口腔等。 半小時後再喝奶或吃主食, 吃完後再喝幾口水以清潔口腔。 有些寶寶不愛喝白開水, 也可以喝些果汁。
第三, 安全用藥
寶寶上火一定要及時治療, 而且要選擇藥性溫和的兒童專用藥。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於寶寶大便乾燥的一些原因以及寶寶大便乾燥應該怎麼辦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此也是有所瞭解了,也知道了寶寶大便乾燥吃什麼好了。因此,當寶寶大便乾燥的時候,可以多吃這些食物哦。
而且要選擇藥性溫和的兒童專用藥。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於寶寶大便乾燥的一些原因以及寶寶大便乾燥應該怎麼辦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此也是有所瞭解了,也知道了寶寶大便乾燥吃什麼好了。因此,當寶寶大便乾燥的時候,可以多吃這些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