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 腹股溝斜疝這種病症在男人中的出現率是很高的, 而在對腹股溝斜疝進行治療的時候, 也需要選擇恰當的方式, 那麼, 腹股溝斜疝該怎麼治療呢?
1.高位結紮術:
手術在內環處顯露斜疝囊頸, 在囊頸根部以粗絲線作高位結紮或貫穿縫合術, 隨即切去疝囊。 此手術沒有修補腹股溝區的薄弱區, 因此僅適用于嬰幼兒, 因其在發育中腹肌逐漸強壯可使腹壁加強;但對成年人不能預防其復發。 疝囊切除高位結紮術也適用於斜疝絞窄發生腸壞死局部有嚴重感染的病例。 因當時不能進行疝的修補手術。
2.疝修補術:
是治療腹股溝斜疝最常見的手術。 修補在高位切斷、結紮疝囊頸後的基礎上進行的。 修補應包括內環修補和腹股溝管壁修補兩個主要環節。 內環修補只適用於內環擴大、鬆弛的病例;它是在疝囊頸高位結紮後, 把內環處腹橫筋膜間斷縫合數針或作一“8”字縫合, 以加強因疝內容物經常通過而鬆弛、擴大了的內環。 這是疝修補術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可以減少手術後疝復發;但對於內環區缺損不明顯的病人, 並無必要。 而腹股溝管壁的加強或修補是絕大部分腹股疝手術的主要步驟。 但迄今尚無一種術式適用各種情況, 故而方法很多, 通常有加強腹股溝前壁和後壁兩類手術。 (各種術式依主張如何修補的創制者而命名的)。
加強腹股溝前壁的方法有佛格遜(Ferguson)法。 在切斷疝囊頸作高位結紮後, 不游離精索, 將腹內斜肌下緣和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在精索前面縫至腹股溝韌帶上, 目的是消滅上述兩者間的空隙薄弱區。 這是一種加強腹股溝管前壁的修補術。 此法適用於腹橫腱膜弓無明顯缺損, 腹股溝管後壁尚腱合的兒童和年青人的小型斜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