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重症肌無力症在臨床上較常見。 與成人重症肌無力相比, 除發病年齡不同外, 其病理及發病機制均與成人重症肌無力相似, 兒童重症肌無力症起病年齡多在2歲以後, 少數發病最小年齡是6個月。 平均年齡是3歲、女多於男。
肌無力特點是休息後好轉, 重複用力則加重, 並有晨輕幕重現象。 兒童重症肌無力分為眼肌型、全身型和腦幹型。 類型不同, 重症肌無力的症狀也表現不同。
(1)眼肌型:最多見, 患兒僅表現眼外肌受累症狀, 而無其他肌群受累的臨床和電生理所見。 首發症狀是單側或雙側上瞼下垂,
(2)全身型:軀幹及四肢受累, 伴或不伴眼外肌或球肌麻痹, 輕者步行或上階梯極易疲勞, 重症者肢體無運動功能, 常有呼吸肌及球肌麻痹。 值得注意的是, 患兒腱反射多減弱或消失, 但也有腱反射正常者:無肌肉纖顫及明顯肌萎縮, 感覺正常。
(3)腦幹型:有明顯吞咽、咀嚼及言語障礙, 除伴眼外肌受累外, 無軀幹及肢體受累表現。 強調應用纖維喉鏡檢查患兒咽縮肌及聲帶, 有助於瞭解球肌受累程度。
重症肌無力的中醫治療偏方
1、脾胃虛弱型重症肌無力治療:脾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主運化水穀, 統血、主肌肉、四肢。 脾胃虛損, 運化無能、氣血生化之源不足, 肌肉失養而成為痿症。
2、肝腎虧虛型重症肌無力治療:肝藏血、主筋, 腎藏精, 主骨、肝腎虧虛、精血不足, 筋骨經脈失去濡養而成痿。 重症肌無力治療原則:益肝補腎、滋陰清熱。
3、肺熱傷津型重症肌無力治療:肺主皮毛、宣發、升降。 溫邪上受, 首先犯肺, 肺熱葉焦、津液不足、氣血運行失常、四肢五體失養而成為痿。 重症肌無力治療原則:清肺潤燥、益氣養陰。
4、濕熱浸淫型重症肌無力治療:濕熱之邪損傷胍脾胃, 運化不能, 濕從內生、浸入筋脈, 路道不利, 影響氣血運行和榮養, 致筋脈肌肉馳縱不收而成為痿。 重症肌無力治療原則:清熱利濕、燥溫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