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楊洋從小身體就弱, 三天兩頭得病上醫院, 結婚後在酷愛運動的老公帶領下, 她也漸漸“茁壯”起來。 可是1年前, 楊洋發現自己身上有淡紅而稀疏的瘀斑, 時隱時現, 剛開始以為是自己不小心磕碰的, 但是過了2個月這些瘀斑都還在, 並且出現了月經後延,
出血量少, 色淺而滲血不止的症狀, 還經常有頭暈、乏力的感覺, 特別是活動後不適感加重。
老公很擔心楊洋的身體, 強拉她到中醫院, 經過檢查, 楊洋的血小板計數才有70×109/L, 與正常的100×109/L相差不少呢!根據她自述的症狀, 加上醫生的望聞問切和相關儀器的輔助檢查,
醫生解讀:氣血兩虛血小板減少病位在心脾, 心主血脈, 脾主統血, 心脾兩虛, 統攝無權, 血不循經而走失不歸, 則見各種出血表現。 氣為血帥, 血為氣母, 亡血傷氣, 可見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自汗, 活動後諸症加重等各種氣血虛損表現, 苔脈均為氣血虧損之象。 另外, 中醫治療血小板減少雖然時間稍長, 但療效穩定, 不易復發。
治療原則:益氣健脾, 攝血止血。
治療方劑:方中重用炙黃芪和黨參為君藥, 補氣健脾, 輔以當歸、龍眼肉養血和營, 用白術、木香以健脾理氣, 使補而不滯, 茯神、遠志、棗仁以養心安神, 使以甘草、生薑、大棗和胃健脾, 以資生化, 氣旺則血充而歸經矣。 加用淮山藥補氣養陰,
治療結果:楊洋服用中藥3個月後, 再次檢查血小板數量升至正常, 她按照醫生的囑咐將運動量做了適當調整, 平常生活中儘量小心別磕碰引起出血, 並且保證每天8小時的充足睡眠, 飲食上增加了補血食品的攝入。 現在的楊洋比生病前更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