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兒童介入治療的護理配合

兒童介入治療的術前護理

介入治療時由於小兒不能配合, 需要在全麻下進行, 因此, 術前要按全麻手術的要求準備。

1、除急診手術外, 術前儘量使小孩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 避免感冒、發熱、咳嗽等, 用尿布的嬰兒如果腹股溝處有尿布疹或皮膚破損感染則要積極治療, 等皮膚正常後再作介入治療。

2、術前常規做血尿常規、輸血四項、凝血四項、肝功能、心電圖、胸片等檢查, 特別注意與出凝血有關的檢查, 避免造成術中血栓形成或術後止血困難。

3、皮膚準備範圍:上平臍, 左右至腋中線, 下至大腿下三分一處,

中間包括會陰。 病灶局部的皮膚也要保持清潔。

4、飲食準備:為了防止全麻後胃內容物返流致誤吸、窒息, 術前應按照小兒的年齡嚴格禁食禁飲, 年齡≤6月禁食4小時禁水2小時, 年齡>6月至3歲禁食6小時禁水2~3小時, 年齡>3歲禁食8小時禁水3~4小時;同時為了降低術中發生低血糖和低血壓的風險, 最好在禁食之前讓小兒進食。

5、輸液準備:血管內介入治療開始時穿刺股動脈或股靜脈插入導管, 至手術結束拔出導管局部壓迫止血, 均會阻礙下肢血流, 因此介入治療的病人輸液要避開下肢, 還要避開病變的肢體或部位。 術前儘量不要在股動脈或股靜脈處抽血或輸液, 以免造成手術時穿刺困難。 小嬰兒及肥胖嬰兒術前禁食常會導致淺靜脈塌陷,

難於穿刺, 建議在禁食前穿刺留置針輸液。

6、造影劑過敏試驗:小兒介入治療需使用非離子含碘造影劑(優維顯、歐乃派克、碘必樂等), 因此對碘過敏或甲亢的病人禁用。 術前一小時用原液1ml做靜脈過敏試驗, 試驗前除詢問過敏史以外, 要仔細檢查病人的全身皮膚有無皮疹發紅等情況, 以便對照。 因為該類造影劑過敏時最常見的初始症狀就是起皮疹, 及時予以抗過敏治療症狀很快消失。

兒童介入治療的術後護理

1、一般情況及生命體征的觀察:當病人有不舒服時要及時查找原因, 報告醫生, 及時處理。 血管內介入治療血管瘤的病人術後瘤體很快縮小, 因為介入栓塞治療阻斷了瘤體的血供, 經皮局部硬化注射治療的病人瘤體會增大,

隨著藥物的吸收也會逐漸縮小, 需向家屬解釋清楚。

2、穿刺側肢體的護理:穿刺側下肢伸直制動3~6小時, 臥床休息12小時。 術後注意股動、靜脈穿刺點有無出血及血腫形成, 敷料有無移位, 注意壓迫點為血管穿刺點而非皮膚穿刺點, 觀察下肢溫度、皮膚顏色、足背動脈搏動等是否正常。

3、腫瘤病人進行灌注化療時要注意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噁心、嘔吐、腹瀉、發熱、骨髓抑制、心肝腎功能損害等, 雖然輕於全身化療, 但也要常規觀察, 做好對症處理。 用順鉑要注意術後水化, 防止腎損害, 總補液量要達到3000ml/m2, 需24小時均勻輸入。

4、血管栓塞治療的反應:栓塞區組織缺血、水腫、壞死、吸收有時會導致疼痛、發熱等, 注意對症處理。

5、異位栓塞為介入治療的嚴重併發症, 要密切觀察, 緊急處理, 避免導致嚴重的後果:如腦栓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肺栓塞出現呼吸困難等。

6、飲食盡可能多樣化, 按照年齡的大小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保證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保證小兒生長及機體修復病灶所需。

7、介入治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的病人術後臥床休息1~2天, 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 遵照醫囑按時服用抗凝藥4 ~ 6個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