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胃病的治療 治療胃病不能只吃止痛片

現代生活壓力大是人所共知的, 工作、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 再加上不規律的飲食或者經常性的喝酒, 往往會患上胃病。 胃部是一個脆弱的器官, 一旦患病, 影響正常的飲食不說, 還會經常性疼痛。 大多數人對付胃病都選擇吃止痛藥, 比如芬必得、阿司匹林、去痛片等, 殊不知這樣做不僅可能掩蓋症狀, 不利治療, 嚴重時還可以加重病情, 甚至會發生胃穿孔、胃潰瘍、胃出血等嚴重上消化道併發症。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止痛藥都屬於非甾體類消炎藥, 它們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體內一種稱為前列腺素的物質的合成來止痛。

前列腺素會使“痛感”信號放大, 因此人們會感到疼痛異常。 止痛藥抑制了前列腺素, 就等於減弱或者消除了疼痛感。 但前列腺素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的作用, 就是能夠保護胃黏膜, 當止痛藥引起前列腺素減少時, 胃中的酸性消化液就可以刺激並破壞胃壁, 造成潰瘍、糜爛甚至導致穿孔出血。 如果服藥者本來就患有胃病的話, 那危險性也就更大了。

另一方面, 如果胃痛時自行服用止痛藥, 還可能掩蓋病情, 導致病情惡化。 人的腹腔裡有很多重要器官, 有時很難根據腹痛的部位, 自行判斷腹痛的真正原因。 所謂的胃痛有可能是胰腺炎、闌尾炎、膽囊炎甚至是肺炎、心絞痛的表現。 沒有經過詳細的檢查並不能弄清。

如果盲目地服用止痛片, 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疼痛, 但由於服藥後掩蓋了疼痛的部位、性質以及疼痛的規律, 不利於醫生觀察病情和判斷患病部位, 可能導致誤診。 另外, 服用止痛藥後讓病人暫時感覺不痛了, 可實際上腹腔內的病變卻可能在進一步惡化, 比如闌尾炎、膽囊炎可能會壞死甚至穿孔, 胰腺炎也可能會發展為壞死。

本來就有胃病的人, 如果同時患有關節炎等疾病, 發生了其它部位如關節的疼痛, 能不能吃止痛藥呢?一般來說, 我們建議在服藥的同時吃一些胃藥, 以防止胃病加重, 這些藥物主要包括:抑酸藥物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 以及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鋁、米索前列腺素等。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治療胃病如何正確服藥和如何選擇正確的藥物, 為了防止胃病加重, 一定要及時治療, 簡單的吃幾片止痛藥只能解決一時之痛, 卻並不能徹底根除病痛。 所以, 我們要在疾病還未惡化前做好準備, 把病根拔除。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