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致解說什麼是胃潰瘍

胃潰瘍是指發生於賁門與幽門之間的炎性壞死性病變。 機體的應激狀態、物理和化學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潰瘍病。 消化性潰瘍則泛指胃腸道粘膜在某種情況下被胃液所消化(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壞死糜爛面。 胃潰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以45-55歲最多見, 在性別上, 男性和女性基本相同, 男性稍佔優勢。

純酸性的胃液能夠破壞和消化包括胃在內的一切活組織。 在正常情況下, 胃的粘膜不被消化, 是因為胃粘膜具有一系列保護機制, 包括粘稠的粘液、粘膜上皮以及粘膜細胞的高度更新能力,

還有胃壁豐富的血液供應、鹼性的胰液和十二指腸液的作用、胃的正常排空功能, 都是有效的防衛。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 多位於上腹部, 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 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 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 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 直至下餐進食後再複現上述節律。 部分患者可無症狀, 或以出血、穿孔等併發症作為首發症狀。

可以想像, 酸性胃液的侵蝕作用和胃粘膜的防禦力量, 在正常時處於動態平衡, 而胃潰瘍病的發生則是失去這一平衡的結果。 需要強調的是, 胃潰瘍與胃糜爛不同, 前者穿透粘膜肌層, 癒合後不可避免地留有纖維瘢痕, 表面為一層上皮所覆蓋,

粘膜肌層不能再生, 後者的定義是不穿透粘膜肌層, 因而癒合後不留任何痕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