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 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 偶然是由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 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 因此, 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疾病。 嬰兒型多囊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父母雙方均有該病的基因改變才能使其子女發病, 發病概率為25%。
本病與遺傳有關的證據有Buck等曾報導一家8個兄弟姐妹, 其中有6人均為腎囊腫, 其父親和叔父亦因尿毒癥而死亡, 其下一代又有5人患有腎病;Brasck等報導1家族4代均發現多囊腎;Reason等曾經報導孿生子均患此病;Crawford報導,
本病70%~90%為雙側性, 在Lejars報導的62例中, 僅3例為單側;Oickinson報導單側與雙側之比為1∶26;大體標本檢查時見多囊腎體積較正常腎增大2~3倍以上, 曾有報導1例雙側多囊腎重達14436g, Schacht報導1個囊腫腎為7248g。 多囊腎的外表多呈不規則的囊狀結節, 切面見無數大小不等的囊腫呈蜂窩狀。
嬰兒型(Potter Ⅰ型)多囊腎的囊腔呈針頭大小, 囊腫之間, 腎組織甚少, 囊腫增大時, 腎實質因被壓迫而萎縮, 故髓質與皮質的發育不全, 囊腔內含有黃棕色黏液性、膿性或血樣液體等, 囊腫與腎盂之間互不連通;成人型囊腫間正常腎組織極為豐富, 而且能與腎盂連通(成人型即PotterⅢ型)。 Kasper等曾報導PotterⅡ 型多囊腎, 大都為左側腎, 一般無臨床症狀, 也可有腎盂輸尿管梗阻或閉鎖等,
(二)發病機制
本病發病機制未明。 Hilde-brand等認為多囊腎可能是由Bowman囊擴張而來, 也可能是由腎曲小管擴張而成, 系由後腎胚芽發育而成的腎小球、腎曲小管與Wolffian管發育而成的集合管之間的溝通受到障礙的緣故;Bialestack提出, 有些囊腫則是異常增大的腎單位, 稱為巨腎單位。 亦有認為有些囊腫具有排泄功能;Bricker等對囊腫中的液體進行化學分析, 證明其所含成分與尿液相近;Norris等認為是由於很多臨時性的後腎單位不能正常萎縮,
1.Lambert通過腎臟連續切片, 詳細研究了嬰兒及成人有囊腫的腎臟, 指出多囊腎的囊腫有3種形態和來源:①腎小球囊腫;②腎小管囊腫;③排泄管囊腫。
2.Dammin認為腺系統在正常胚胎發育時都有過多的腺管上皮細胞形成,
本病一般為雙腎受累, 罕見單側受累。 正常成人單個腎臟的重量約為150g。 在無症狀的成年多囊腎患者, 單個多囊腎的重量平均為256g;在有症狀的成年多囊腎患者, 單個多囊腎的重量平均為465g。 在成年型多囊腎, 腎臟常見彌漫性囊腫, 不論腎皮質和髓質均佈滿大小不等的囊腫, 形似一串葡萄。囊壁上皮細胞有局限性增生,形成息肉樣,細胞外基質異常增生,近端小管膨出形成的囊腫,囊液成分似血漿;遠端小管形成的囊腫,囊液中鈉、氯含量較低,而尿素和肌酐濃度較高。在有症狀的多囊腎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囊腫數目增多,囊腔增大,直徑達2~3cm,後期腎臟長徑可達20~30cm,全腎幾乎被囊腫所佔據。常見直徑》3cm的囊腫中多含有血性液體或血凝塊。
多囊腎切面顯示,囊腫一致性分佈於皮質和髓質,腎盂腎盞常顯著變形。在嚴重病例,可幾乎不見明顯的殘餘腎組織。但在症狀輕的患者,本病常與多發性單純囊腫(如單純性腎囊腫、孤立性多房囊腫)相混淆。
顯微鏡觀察可見正常腎組織受到鄰近囊腫的壓迫,在血管硬化或腎盂腎炎的基礎上繼發腎小球硬化、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對囊腫的組織來源的鑒定較困難,除非囊腫保持了原組織的正常位置和上皮的形態學特點。來自腎小囊的囊腫有時含有變形的小襻狀腎小球血管叢;源自深部集合系統的囊腫常為薄壁;發生于包膜下集合系統的囊腫壁較厚,常包繞有緻密纖維結締組織。可用特異植物凝集素結合試驗説明鑒定囊腫的組織來源是近端小管、集合管或其他。
形似一串葡萄。囊壁上皮細胞有局限性增生,形成息肉樣,細胞外基質異常增生,近端小管膨出形成的囊腫,囊液成分似血漿;遠端小管形成的囊腫,囊液中鈉、氯含量較低,而尿素和肌酐濃度較高。在有症狀的多囊腎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囊腫數目增多,囊腔增大,直徑達2~3cm,後期腎臟長徑可達20~30cm,全腎幾乎被囊腫所佔據。常見直徑》3cm的囊腫中多含有血性液體或血凝塊。
多囊腎切面顯示,囊腫一致性分佈於皮質和髓質,腎盂腎盞常顯著變形。在嚴重病例,可幾乎不見明顯的殘餘腎組織。但在症狀輕的患者,本病常與多發性單純囊腫(如單純性腎囊腫、孤立性多房囊腫)相混淆。
顯微鏡觀察可見正常腎組織受到鄰近囊腫的壓迫,在血管硬化或腎盂腎炎的基礎上繼發腎小球硬化、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對囊腫的組織來源的鑒定較困難,除非囊腫保持了原組織的正常位置和上皮的形態學特點。來自腎小囊的囊腫有時含有變形的小襻狀腎小球血管叢;源自深部集合系統的囊腫常為薄壁;發生于包膜下集合系統的囊腫壁較厚,常包繞有緻密纖維結締組織。可用特異植物凝集素結合試驗説明鑒定囊腫的組織來源是近端小管、集合管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