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臟病患者注意飯後心悸心痛 護心是關鍵

心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注意情緒的起伏波動, 還要在飲食上注意避免吃的過多或過飽, 否則會加重心臟的符合導致心臟疾病的發生。 人吃完飯以後, 血液多往胃腸流動, 目的是集中力量消化和吸收營養, 這時心臟會處於相對缺血的狀態, 如果再吃得過飽過撐, 心臟缺血就會更加明顯。

心臟病患者注意飯後心悸心痛拍手臂

人的身體有兩條與心臟有關的經絡, 分別是心經和心包經。 心主神明, 心經和神智有關;心還主血脈, 主要與心包經有關。 中醫認為, 心包是心臟的護衛, 能“替主擋邪”,

凡是心血管方面的問題, 要從心包經入手解決。 心包經的走向是從心臟出發, 經過腋窩, 沿手臂內側的正中線到達指尖, 途中有天池、極泉、內關、勞宮等穴位。 位於腋窩頂點的極泉穴和手腕內側的內關穴, 都是心臟急救穴。 心絞痛或心梗發作時, 彈撥極泉穴, 有增加心臟供血的效果;按揉內關穴, 也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心屬火髒, 位居胸中, 有心包膜護於外。 經曰:"心者, 生之本。 "對於心氣虛弱等症狀進補也要根據以下幾方面:

1、心氣虛弱主要表現: 心悸、氣短、自汗、易驚、健忘、面色淡白、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難以人眠、舌蒼白、舌質淡、脈細弱等。

進補方法:補益心氣, 可選用養心湯等方劑。 還可選用人參、 茯苓酸棗仁、五味子等中藥, 輔以豬心、羊心、蓮子等食物。

2、心陽虛弱主要表現: 心悸或怔忡、易驚、健忘、難寐或但欲寢、面色晄白、自汗、神疲、少氣懶語、畏冷肢涼、苔白、舌質淡潤、舌體胖、脈細弱遲。 心陽衰微則大汗淋漓, 四肢厥逆, 甚者昏迷, 脈微欲脫或見結代。

進補方法:溫補心陽, 可選用保元湯等方劑。 還可選用人參、 黃芪刺五加等中藥。 人參黃芪粥

3、心血虧虛主要表現: 心悸或怔忡、心煩、不寐、健忘、頭暈目眩、面白無華、唇指甲淡、舌質淡白、脈細弱等。

進補方法:補血安神, 可選用四物湯等方劑。 同時可選用補血食物, 如豬心、雞蛋、鵪鶉 、大 棗、桑椹、葡萄、龍眼肉等。

4、心陰虧虛主要表現: 心悸或怔忡、心煩、不寢、潮熱或低熱、五心煩熱、盜汗、唇燥咽幹口苦、尿黃便結、舌紅少津、無苔或薄黃苔、脈細數等。

進補方法:滋陰安神, 可選用補心丹等方劑。 同時可選用柏子仁、王竹、麥門冬、豬皮、雞蛋等。

平時注意養心是關鍵, 注意飯後的適當運動和情緒控制, 避免大起大落增加心臟的負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