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期間胃腸道功能減退, 容易便秘, 隨著胎兒發育, 子宮日益增大, 會壓迫盆腔, 使痔血管內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礙, 盆腔靜脈回流不暢, 從而導致痔瘡的發生。 為了保證胎兒的營養供應, 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膳食來改善腸道的負擔, 減緩痔瘡症狀。 以下是治療孕婦痔瘡的食療偏方:
1、薑汁豬血菠菜 菠菜300克, 薑25克, 豬血100克, 醬油15毫升, 香油3毫升, 精鹽2克, 醋、味精、花椒油各少許。 將菠菜帶根洗淨, 。 切成約5釐米長的段, 于滾開水中焯2分鐘後取十, 瀝去水分, 裝盤抖散。 豬血洗淨切片後先人熱油鍋爆炒, 熟後取出與菠菜混勻。
2、米醋煮羊血 羊血200克, 醋、精鹽各適量。 將羊血切小塊, 加入醋1碗煮熟, 以精鹽調味, 食羊血。 功效化瘀止血。 適用於內痔出血, 大便下血等症。
3、清蒸黃鱔 黃鱔250克, 植物油、精鹽各適量。 將黃鱔占腸雜洗淨, 切段, 加植物油、精鹽調味, 隔水蒸熟。 佐餐頓服。 功效補虛損, 通血脈, 祛風溫。 適用於痔瘡及痔瘡出血等症。
4、白糖燉魚肚 色肚25克-52克, 白砂糖50克。 將魚肚和白砂糖同放沙鍋內, 加水適量燉熟。 每日服1次, 連續服用。 功效補腎益精, 止血消腫。 適用於痔瘡。
5、木耳柿餅湯 黑木耳6克, 柿餅、紅糖各50克。
6、綠豆糯米豬腸 綠豆60克, 糯米30克, 豬大腸300克。 先將豬大腸洗淨, 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 然後把綠豆、糯米灌人豬大腸內並加水適量, 腸兩端用線紮緊, 放砂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 隔日1次, 連服7~8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中養氣, 清熱解毒, 通便止痢。 適用於濕熱下痢, 便血, 痔瘡初起, 脫肛等症。
7、黃花萊木耳湯 黃花菜100克, 木耳25克, 白糖5克。 將黃花菜、木耳洗淨, 揀去雜質, 加水煮1小時, 原東加白糖調服。 每日1劑。 功效清熱, 除濕, 消腫。 適用於濕熱脫肛, 大便時肛門痛或便後滴血等症。
8、黑木耳煲紅棗黑木耳15克;紅棗20枚。
9、芝麻粥 先取黑芝麻適量, 淘洗乾淨曬乾後炒熱研碎, 每次取30克, 同粳米100克煮粥。
10、無花果粥 無花果30克、粳米100克。 先將米加水煮沸, 然後放入無花果煮成粥。 服時加適量蜂蜜和砂糖。 此方適合有痔瘡的孕婦食用。
11、 柏子仁粥 取柏子仁30克洗淨去雜搗爛, 加粳米100克煮粥, 服時兌入蜂蜜適量。
12 、胡桃粥 取胡核仁4個, 粳米100克。 將胡桃仁搗爛同粳米一起煮成粥。
13、苦參雞蛋 配方: 苦參6克, 雞蛋2只, 紅糖60克。 制法: 先將苦參加水400毫升, 煎煮約30分鐘, 去渣取汁, 再將雞蛋、紅糖入湯內同煮, 至蛋熟。 功效: 清熱解毒, 燥濕止癢。 用法: 雞蛋趁熱去殼, 連蛋帶湯1次服食。 每日1次,
14、芹菜粥 配方: 芹菜連根120克, 粳米150克。 制法: 將芹菜洗淨, 切成長1釐米的段。 粳米加水適量, 用武火燒沸, 入芹菜, 改文火煮至粥成, 調味即成。 功效: 清熱利濕。 用法: 早晚食用。
15、人參蓮肉湯 配方: 白人參10克, 蓮子15克, 冰糖30克。 制法: 將人參與去心蓮子放碗內, 加水適量浸泡至透, 再加入冰糖, 蒸1小時左右。 功效: 益氣健脾。 用法: 早晚服食。
16、阿膠糯米粥 配方: 阿膠30克, 糯米100克, 紅糖50克。 制法: 先煮糯米粥, 粥將成時加入阿膠、紅糖, 邊煮邊攪, 至阿膠融化即可。 功效: 益氣養血止血。 用法: 每天1次, 連服5天。
17、莧菜頭煲豬大腸 配方: 鮮莧菜頭100克, 豬大腸150克。 制法: 豬大腸洗淨、莧菜頭, 分別切段, 加清水適量, 煎煮2小時, 去莧菜頭, 加鹽少量調味。 功效: 清熱涼血, 解毒消腫。
18、槐花釀大腸 配方: 豬大腸約30釐米長, 槐花20克。 制法: 先洗淨豬大腸, 將槐花放入豬大腸內, 兩頭用線紮緊, 加水適量煮熟, 調味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止血。 用法: 食大腸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