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型多囊腎是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其特點為具有家族聚集性, 男女均可發病, 兩性受累機會相等, 連續幾代均可出現患者。 患者常表現為雙側腎臟腫大, 皮質、髓質有多個液性囊腫形成並不斷增大, 繼發腎功能損害, 最終導致腎衰竭。 可累及多個系統, 如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形成肝囊腫、脾囊腫、顱內動脈瘤、心臟瓣膜異常等。 此病具有遲發顯性, 常在30-50歲才發病, 因此又稱“成人型多囊腎病”, 但根據最新研究表明, 包括胎兒在內的任何時期均可發病。
一、病因
90%ADPKD患者的異常基因位於16號染色體的短臂, 稱為ADPKD1基因, 基因產物尚不清楚。 該區域的許多編碼基因已被闡明並被克隆, 可望在不久的將來, ADPKD1可被確認。 另有10%不到患者的異常基因位於4號染色體的短臂, 稱為ADPKD2基因, 其編碼產物也不清楚。 兩組在起病、高血壓出現以及進入腎功能衰竭期的年齡有所不同。
二、影像學表現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型多囊腎即成人型多囊腎, 其超聲聲像表現為:腎體積增大, 腎內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囊腫以及腎實質回聲增強。 腎內囊腫大小不等且相互擠壓, 故中等以下囊腫往往不能顯示整齊的輪廓, 而代之以零亂的邊界不齊的液性暗區。 囊腫累及整個腎臟時聲像圖上找不到正常的腎實質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