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孤獨症能治好嗎 兒童孤獨症的症狀

兒童孤獨症又稱為自閉症, 這類兒童活在自己的世界, 外人無法進入, 就連父母都不能夠與之親近, 很多人兒童孤獨症都因為不能及早的發現越來越嚴重。 因此父母在日常中要多加關注孩子, 及時發現異常。 由於很多人對兒童孤獨症不瞭解, 因此很多人問兒童孤獨症能治好嗎?兒童孤獨症有什麼症狀呢?接下來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供大家參考。

兒童孤獨症能治好嗎?

兒童孤獨症的最佳治療期是3~6歲, 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不論如何治療, 其智力和行為只能停留在幼兒時期;但治療不及時, 則會導致終生殘疾,

連自理能力都沒有。 即使長大後, 有機會再經最優良的教育, 將來仍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 也就是說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很好地生活。 所以, 專家提醒家長, 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很重要。

兒童孤獨症的七大症狀

1、感知覺障礙

患兒對對視、聽、觸等多種感覺遲鈍或過敏, 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對周圍環境中出現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沒有看到, 對他們的講話也不予理睬。 或者有的存在認知障礙, 智力低下。

2、依戀某些特殊物品

孤獨症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物品發生特殊的興趣, 如積木、收音機、球等, 以至於達到依戀的程度。 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 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 如將這些物品拿走, 則會引起哭鬧、驚慌。

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遊戲, 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 常常自得其樂。

3、智慧障礙

孤獨症患兒外貌無明顯呆滯, 但社會適應能力明顯落後,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大多數有智力中、重度低下。 極少數孤獨症患兒在某一方面可顯示出對音樂、電腦和機械記憶領域的特殊能力, 極個別患兒可有島狀早熟或特異功能, 即所謂“白癡學者”。 部分患兒有癲癇發作。

4、刻板重複動作

患兒常堅持重複刻板的遊戲模式和生活活動模式, 抵抗改變, 缺乏變化和想像力, 如反復給玩具排隊;總要玩弄自己的腳趾;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都表示反對和不安;加傢俱的移位、裝飾品的變化等;東西放的地方不能改變等頑固地保持原樣不變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之一。

5、人際交往障礙

早期會表現出不會對親人微笑, 如親人要把他抱起時, 他不會伸手做被抱的準備, 也不會將身子貼近母親。 患兒常常感到特別孤獨, 與人缺乏交往, 缺乏情感的聯繫, 如新生兒被抱起時不與母親貼身。 7~8個月時被親人或其他人抱起時反應無差異。 患兒對父母的歸來和離去無動於衷, 沒有依戀之情。 對親人和對生人一樣, 與生人在一起時, 他們也不感到畏懼。 該類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 常常回避與人的對視, 與周圍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6、語言發育障礙

為本症最突出的表現之一。 兒童患病後一般語言逐漸減少, 嚴重時完全缺乏。 患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低下, 常出現一些刻板、重複、模仿和代詞錯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時用"你"代替"我")等異常語言。

患兒缺乏抽象概念, 且思維過程趨向強迫性、局限性和貧乏性, 缺乏幻想和想像力, 如:患兒不會運用面部表情、軀體動作、姿勢及音調與他人交往。 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 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等與人交往。 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開火車”、“造房子”。

7、其他症狀

有大約20%-40%的患兒在青春期前會併發癲癇。 有些患者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伴發精神分裂綜合征, 如出現妄想、幻覺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