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痔瘡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什麼

痔瘡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很高, 自古就有“十人九痔”的說法, 許多人在得知自己得了痔瘡後, 由於害怕傳統痔瘡治療方法造成的疼痛和不便而選擇隱忍病情, 從而造成了病情的貽誤, 使得病情不斷惡化, 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其實, 現代醫學在痔瘡的治療方法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痔瘡的治療並不像患者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許多痔瘡治療方法可以在病人“不知不覺”中就為患者解除病痛之苦;更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痔瘡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痔瘡傳統治療

內服藥、外用藥及貼藥療法:內服藥、外用藥及貼藥保守治療能改善症狀,

不但見效慢, 並且很難消除病灶, 不徹底。 長期用藥花費高, 對身體有副作用。

膠圈套紮法:借助器械將小乳膠圈套入痔核根部, 利用膠圈擴張後的緊縮力, 阻斷痔核血液供應, 使之缺血壞死脫落。 該方法適應Ⅱ、Ⅲ期內痔及內外痔的內痔部分。 術前囑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潔灌湯, 取側臥位或膝胸位。 先插人斜面肛門鏡, 確定痔核位置及數目, 選定套紮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區。 以0.1%新潔爾滅棉球消毒。 而後由助手固定肛門鏡, 術者左手持套紮器套住痔核, 右手持麥粒鉗, 經套紮圈鉗住痔核根部, 將痔核拉入套紮器內。 按壓套紮器柄, 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動;隨之將套圈推出, 紮到痔核根部。

然後鬆開麥粒鉗與套紮器一併退出, 再緩緩退出肛門鏡。

枯痔法:該方法是以藥條或藥釘插入痔核內, 使痔枯乾壞死, 脫落而愈。 現一般採用無砒藥釘如七仙條、二黃枯痔釘等。 該方法主要適應:Ⅱ、Ⅲ期內痔, 內外痔的內痔部分。

術前清潔灌腸, 取側臥位或截石位, 充分暴露肛門。 用生理鹽水洗淨後。 翻出痔核於肛外, 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痔核, 作表面消毒。 以右手拇、食指持藥釘尾段, 於距齒線0.3~0.5釐米處, 與腸壁縱軸成250~350的方向旋轉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 深約1釐米。 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 或視痔核大小而定。 間距為0.3~0.5釐米。 然後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餘藥釘, 釘根外露1毫米左右。 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 且不易固定;太長則易損傷對側腸壁。 而後將痔核推回肛內。

同法處理其他痔核, 一次最多處理3個。 每次插釘完畢, 同時塞人黃連膏或紫草膏。 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縮脫落。

超低溫、超高溫療法:液氮冷凍、鐳射、微波、電子(包括低頻、射頻、電容場、電離子透入以及電動振盪)等各種治療儀器, 其治療原理是利用超低溫或超高溫產生冷或熱效應, 振盪電離子透入生物物理效應、電場電容效應等, 從而起到使病灶組織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閉、電灼電凝止血、切割、組織變性、壞死脫落或硬化萎縮等治療目的, 仍屬於硬化和枯痔療法類型重複再現, 同手術療法結果是相似的。

痔瘡中成藥物治療

槐角丸:由槐角、地榆炭、黃芩、枳殼、當歸、防風組成, 功效清腸止血, 疏風利氣, 主治風邪熱毒、濕熱之邪所致的痔瘡、脫肛、腸風下血等症。

一般每次 6~ 9克, 每日 2~ 3次口服。

地榆槐角丸: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黃、黃芩、生地黃、當歸、赤芍、紅花、防風、荊芥穗、枳殼組成, 功效疏風涼血, 瀉熱潤燥, 主治臟腑實熱、大腸火盛所致的痔瘡、便秘、腸風便血、肛門腫痛等症。 一般每次 1丸, 每日兩次口服。 服該藥時忌辛辣, 孕婦忌服。

痔康片:由槐花、地榆炭、金銀花、黃芩、大黃等製成,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消腫止痛、潤腸通便, 主治痔瘡腫瘤、便血、肛門灼熱下墜、大便秘結等。 每次服3片, 每日兩次, 7天為1療程。 部分患者服用此藥後有輕度腹瀉, 停藥或減少服用量即可緩解, 孕婦禁用。

化痔丸:由鹽霜柏、白茅根、九裡明、田七、地榆炭、側柏炭、槐花等製成, 功效清熱消腫、涼血止血,

主治內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門墜脹疼痛等。 每次服 1丸, 每日3次。

痔瘡內消丸: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黃連、丹皮、大黃、當歸等製成, 功效清熱消腫、涼血止痛, 主治痔瘡腫痛、肛門墜脹、大便秘結、出血不止等。 每次服 15~ 20粒, 每日兩次, 忌食辛辣燥熱之物, 孕婦禁用。

化痔栓:由苦參、冰片、五倍子等製成,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及止血收斂, 主治痔瘡出血、腫痛、肛門墜脹及肛裂等。 大便後或每晚睡前用溫水洗淨肛門, 塞入 1粒, 嚴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