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是一種激素依賴型腫瘤, 過量的雌激素暴露是其主要病因。 專家介紹,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習慣, 可以有效預防該病, 有效減少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 那麼預防子宮內膜癌飲食到底應注意哪些呢?
一:多吃蔬菜水果
堅持每天吃400-800 g各種蔬菜、水果, 可使患癌症的危險性下降20%, 每天吃5種或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二:食物多樣化
注意食物多樣化,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應占每餐的2/3以上, 植物性飲食應含有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糧等。
三:多吃澱粉類食物
每天吃600-800 g各種穀類、豆類、植物類根莖,
四:不提倡飲酒
如飲酒每天不超過一杯(相當於250 ml啤酒、100 ml紅酒或25ml白酒), 經常飲酒能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的危險。
五:控制體重
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 成年後要限制體重增幅不超過5kg, 超重或過度肥胖容易導致患子宮內膜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增高。
六:不吃燒焦的食物
烤魚、烤肉時應避免肉汁燒焦。 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及熏肉只能偶爾食用。 最好煮、蒸、炒食物。
另外, 調研顯示, 飲茶特別是飲綠茶, 對於子宮內膜癌可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只是這一預防作用可能僅僅局限於絕經前的女性。
最後, 多吃鹼性食品, 改善自身的酸性體質, 同時補充人體必須的有機營養物質, 這樣才能在扼制癌細胞的同時, 恢復自身的免疫力, 可有效的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愛吃甜食易得子宮癌
《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和預防》雜誌刊登瑞典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 女性經常吃甜餅乾、蛋糕或甜麵包等食物會明顯增加罹患子宮癌的危險。 每週吃3次以上餅乾類的甜食, 會導致子宮癌危險增加42%。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完成的這項新研究, 調查了6000多名參試者的飲食習慣。 研究開始時, 參試者接受了問卷調查, 內容涉及飲食、生活習慣、體重和總體健康狀況等。 10年後, 依舊倖存的參試者再次接受相同內容的問卷調查。
18年後, 研究人員總共發現了729例子宮癌病例。 頻繁吃甜蛋糕、甜麵包或者甜餅乾的婦女罹患子宮癌的危險增加了42%。 研究還發現, 每天糖攝入總量超過35克(相當於7茶匙), 會導致子宮癌發病率增加36%。
一、子宮內膜癌食療方:
1、冬瓜子飲:冬瓜子30克搗爛, 入冰糖30克, 放碗中, 沖入沸水300毫升, 文火隔水燉熟。 服1劑/日, 7日/療程。
2、田七藕蛋羹:田七(三七)粉5克、雞蛋1個調成糊。 鮮蓮藕250克切碎, 絞汁(約30毫升), 加水30毫升, 煮沸後入田七粉蛋糊, 加鹽適量。 服1次/日。 主治瘀熱型子宮內膜癌。
3、白果冬瓜子湯:白果10個、冬瓜子30克、蓮子肉15克、胡椒1.5克同入鍋, 加水2升, 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燉至白果、蓮子爛熟。
4、羊泉棗湯:羊泉30克、紅棗10個加水煎服。 1劑/日。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熱毒型子宮內膜癌。 豆腐蛋:豆腐鍋巴60克、豆腐皮1張、雞蛋1個加水煮熟, 入白糖適量食。 功能清熱利濕。 主治子宮內膜癌;症見帶下不止。
5、阿膠杞子粥: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加水500毫升煮粥, 熟後入阿膠20克使其溶化, 再煮2~3分鐘。 服1次/日, 15日/療程。 可長期服。 主治子宮內膜癌術後貧血。
6、苦瓜茶:鮮苦瓜1個上端切開, 去瓤, 入綠茶適量, 瓜懸于通風處陰於。 然後將陰乾的苦瓜外部洗淨、擦乾, 連同茶葉切碎, 混勻。 10克/次, 沸水沖泡, 每日代茶飲。 功能清熱解毒, 解暑, 生津止渴。 主治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症見口幹、口渴。
二、子宮內膜癌吃那些食物對身體好:
1、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 泥鰍。
4、弱鹼性食品: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 洋蔥、豆腐等。
5、中鹼性食品: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幹、檸檬、菠菜等。
6、強鹼性食品:恰瑪古、葡萄、茶葉、海帶芽、海帶, 檸檬等。
三、子宮內膜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不食羊肉、蝦、蟹、鰻魚、鹹魚、黑魚等發物。
2。 忌食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3、禁食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熱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