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鼻瓣區狹窄的射頻消融治療

鼻瓣區是鼻腔最狹窄部位。 傳統意義上指鼻腔與軟骨部相互連接和過渡區域。 其上外側為上側鼻軟骨下緣, 內側系鼻中隔前下端(鼻小柱後側), 下方為梨狀孔底及下鼻甲前端。 鼻瓣區狹窄的診斷並不困難, 用手抬高患者鼻尖或向側方牽拉鼻翼, 患者鼻塞症狀緩解即可診斷。 關鍵是要提高對該區域的認識和重視。 以往, 對鼻瓣區狹窄多注意鼻閾頂外壁、鼻小柱後下部及下鼻甲前端等處, 對鼻底軟組織阜狀膨凸則較少關注。 但在我們的病例中, 此種異常則更為多見(24/58)。 鼻瓣區狹窄的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手術擴大鼻瓣區橫截面積來達到治療目的。

對鼻閾頂外壁突出者, 有因手術切除過多, 出現吸氣時鼻背塌陷的情況, 且與鼻小柱後下部肥大一樣手術操作複雜。 射頻消融技術通過表層下有效的組織減容擴大鼻瓣區橫截面積, 解除鼻瓣區狹窄, 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由於相對低溫, 可避免鐳射、微波等治療的副損傷。 射頻消融技術對阻塞性疾病的良好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已得到廣泛認可。 本組病例主要針對軟組織異常所致鼻瓣區狹窄患者, 對於因鼻外側軟骨或鼻中隔前下端骨性偏曲所致鼻瓣區狹窄者, 我們仍然主張採用傳統手術方法來解決。 為了防止瘢痕狹窄或軟骨液化, 我們的經驗是對同時多部位狹窄者,
採用間斷消融和分期消融的辦法, 並根據情況, 控制進針深度, 縮短單次進針消融時間, 減小消融半徑。

1.1 臨床資料。 2004年6月~2005年7月我科共診治鼻瓣區狹窄患者58例。 男36例, 女22例;年齡20~69歲, 平均44.5歲。 病史均在2年以上, 藥物治療無效。 以鼻塞為主要症狀, 部分伴有胸悶、憋氣。 其中15例曾行鼻中隔矯正術, 9例曾行鼻竇炎手術, 但術後仍遺留不同程度的鼻塞。 前鼻鏡及鼻內鏡檢查:鼻閾頂外壁內突12例, 鼻小柱後下部肥大11例, 鼻底前份軟組織阜狀膨凸24例, 下鼻甲前端肥大11例。 所有病例均以抬高鼻尖試驗陽性和Cottle征陽性而診斷。 本組病例除外因下鼻甲後端及游離緣肥厚、鼻中隔偏曲、鼻竇炎及其他鼻腔原因(骨性或軟骨性狹窄)所致鼻塞。

1.2 治療方法。 局部麻醉0°鼻內鏡下於鼻閾頂外壁內突部, 鼻小柱後下肥大處, 下鼻甲前端及鼻底前份軟組織阜狀膨凸處選擇1~2點進針, 功率8 W, 進行射頻消融治療。 術中見被消融組織體積逐漸縮小、變白, 鼻瓣區面積擴大, 患者當時即感覺鼻腔通氣改善。 術中僅有少許或無出血。 術後局部塗以0.5 %金黴素眼膏。 術後第2天患者可出現鼻塞並有清涕, 檢查術區局部腫脹並有膠凍樣滲出。 術後3~5天滲出物逐漸脫落, 清涕減少, 腫脹消退, 鼻塞減輕。 2周左右滲出物脫落乾淨。 4周後鼻瓣區面積趨於穩定, 症狀完全消失。

1.3 療效評判標準。 所有病例術後隨訪1年以上。 術前及術後1年採用10 cm視覺類比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評價患者主觀鼻塞感覺。 採用Stata統計軟體行t 檢驗。

所有病例經射頻消融治療後, 鼻塞症狀消失, 無不良反應發生。 VAS評分由術前8.33±0.12降至術後2.15±0.64, P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肥厚型心肌病的射頻消融術

    有些醫院在進行這種探索,射頻後壓差可明顯減低,緩解病情,但也有一定得風險性,且並不是一次性根治了。適不適合,最好還是到進行這種手術的比較有經驗的大夫那裡,進行一下專門的評估。謹此建議。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射頻消融術後如何調藥?

    您好:房顫射頻消融術後經過3個月的房顫風暴期後,可考慮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心律平等,因為藥物長期應用有一定副作用。房顫射頻消融術後有一定的復發率,如果房顫復發,可考慮藥物應用或再次行射頻消融術。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射頻消融後心電圖T波異常!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發病時心電圖可做出診斷.不發病時心電圖可能正常,到醫院做誘發試驗,誘發後做心電圖確診.有些病人不發病時心電圖為預激綜合征或短 PR征,有助於診斷.心電圖為預激綜合征或短PR征... [詳細答案]

  • 2回答

    射頻消融術

    射頻消融術是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釋放射頻電流導致局部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凝固性壞死,達到阻斷快速心律失常異常傳導束和起源點的介入性技術。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射頻消融術能治療動靜脈畸形嗎?

    在頜骨動靜脈畸形治療方面引入纖維蛋白膠/平陽黴素栓塞硬化技術和射頻消融術,達到了既消除病變,又保留頜骨的目標。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