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想要預防子宮內膜癌的常規檢查有哪些?

女人一到了中年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很多的婦科病, 治療起來麻煩還痛苦。 令廣大女性朋友更為恐懼的是子宮內膜癌, 因為它不同於子宮腫瘤, 它是一種惡性腫瘤, 也就是說它隨時都會惡變, 給女性造成生命危險。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下預防子宮內膜癌的常規檢查有哪些專案。

B超檢查:子宮超聲檢查對子宮內膜癌在宮腔大小、位置、肌層浸潤程度、腫瘤是否穿破子宮漿膜或是否累及宮頸管等有一定意義, 其診斷符合率達 79.3~81.82%。 有報導, 對45歲以上病人檢查, 並與宮腔鏡檢及活檢對照, 超聲的準確率約為87%。

另外, 謝陽桂等行B超檢查參照UICC分期方法, 根據腫瘤部位、肌浸、宮旁及鄰近器官受累情況, 與手術探查和病理對照, 其分期符合率達92.9%。 B超為檢查對患者無創作性及放射性損害, 故它是子宮內膜癌的常規檢查之一。 尤其在瞭解肌層浸潤及臨床分期方面, 有一定參考價值。

電子電腦體層掃描(CT)與磁共振成象(MRI)CT對內膜癌診斷有一定價值, CT掃描圖像清晰, 組織細微結構可準確描出, 對腫瘤大小、範圍, CT可準確測出, 子宮壁腫瘤局限者83%能確定病變階段。 CT還可確定子宮腫瘤向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與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及盆壁、腹膜轉移結節等。 尤其對肥胖婦女的檢查優於超聲檢查。 NRI是三維掃描, 優於CT*二維掃描), 對Ⅰa期內膜癌可描出。 且可描出病灶從內膜向肌層浸潤的廣度,

即表現為呈不規則的高信號的子宮內膜增厚區, 向子宮肌層之間的連接區的低信號的消失。 MRI診斷總的準確率為88%, 它能準確判斷肌層受侵程度(放療後者不准), 從而較準確估計腫瘤分期。 對盆腔較小轉移灶及淋巴結轉移, MRI診斷尚不理想。

CT與MRI在內膜癌診斷方面獨具一定特點, 但診斷準確率並不比B超高, 而且費用均較昂貴, 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一般而言, 通過細胞學、B超檢查, 而後行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 絕大多數患者可雙得到明確診斷。

因為子宮內膜癌的普遍性, 專家們建議女性朋友要養成定期做婦科檢查的好習慣, 因為這是發現疾病最好的方法, 而越早發現疾病, 其治癒機會也會更高,

也就大大減少了該病的惡變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