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春節的蕁麻疹經歷

再過幾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春節了, 周圍的人們都歡天喜地, 等待節日的到來。 而我和女兒卻為將要經受鄉下那水土不服的“嚴峻考驗”而憂心忡忡。

婆婆一直住在遠離城市的鄉下, 平時我們極少去探望, 但每年春節期間的探親卻是少不了的。 先生須盡一盡他對母親的孝心, 我和女兒自然要一同前往。 可每次去鄉下, 一家人都是高高興興而去, 怏怏不樂而歸。

記得第一次去鄉下過春節, 是女兒四歲的時候。 因為搭乘熟人的便車, 來不及做什麼準備就匆匆趕路了。 走進婆婆家, 映入眼簾的是與城裡相差甚遠的衛生條件,

雞鴨成群地竄來跑去, 帶起一團團塵埃。 目睹水缸裡那混裡透黃的飲用水, 我更是犯愁了。 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 不停地勸慰我:“將就些吧, 放心, 不礙事。 ”儘管我這個城裡長大的女人初到農村感到許多不習慣, 但為了不讓婆婆感到為難, 我還是極力安定了情緒, 爽快地住了下來。

雖然鄉下生活條件不如城裡, 但那裡空氣清新寧靜, 富有田園氣息。 走上鄉間小路, 欣賞山水樹木, 倒有幾分愜意。 不知不覺便忘卻當初的愁緒。

然而, 就在第二天晚上, 一件意外的事情攪亂了節日愉快的氣氛。 正當我們入睡的時候, 女兒突然驚醒, 不停地抓足搔背, 哭著直叫癢。 我撩起衣服, 竟發現孩子背部和大腿等多處長出許多紅斑疙瘩來,

起初一看就像被鞭子抽得遍體鱗傷, 直叫人揪心。 這下可急壞了一家人。 大家七嘴八舌, 婆婆說孩子可能是出麻疹, 先生則認為孩子生瘡毒, 我更是六神無主, 不知該怎麼辦好。

夜已經很深了, 這裡離醫院很遠, 況且又是春節期間, 鄉下人是忌諱春節上醫院的。 婆婆說:表皮之病, 甭去醫院, 喝些熱蔥湯, 塗些菜油捂一捂就會好的。 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 我們只好依了婆婆, 匆匆做了處理, 便哄著女兒睡著了。

次日淩晨五時左右, 我被一陣劇癢攪醒, 先是腰部系帶處周圍, 繼而全身瘙癢難受。 我湊近燈下一看, 吃驚地發現自己也和女兒一樣長了許多紅斑疙瘩, 有的已被抓破在流血。 我心想這下可糟了, 連忙叫醒先生,

找了輛拖拉機直奔鄉衛生院。

醫生察看了皮膚上的紅斑疙瘩, 詢問了我們母女倆的基本情況, 然後告訴我們, 我和女兒患的是急性蕁麻疹, 是生活中接觸過敏因素所致, 隨即給開了些藥。 一家人總算喘了口氣。 用藥後我的症狀稍輕了些, 可孩子仍直叫癢, 哭鬧著要回家。 就這樣, 我們告別婆婆兄嫂, 匆匆返回城裡。

打那以後, 每年春節去鄉下, 我們都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自備各種生活用品, 甚至連孩子的飲用水都是從城裡提去的。 雖然費盡心機忙乎了一大陣, 但仍無法改變這種尷尬的狀況。

醫生點評

故事中母女出現癢、紅斑團塊的現象, 醫學上稱蕁麻疹。 蕁麻疹可以由多種因素引起, 如溫度的變化、抓搔等物理刺激,

生活環境中臭蟲及跳蚤或蟎蟲叮咬, 接觸動物皮毛或羽絨製品甚至某些水源、吸入某種花粉或煙霧等。 蕁麻疹一般于接觸致敏原後數小時至三天發病, 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局部可出現紅斑或斑塊、風團, 好發於腰背部、下腹部及大腿等處。 如搔抓過度, 可導致皮膚出血滲液甚至感染化膿, 少數還可伴有發熱現象。

對蕁麻疹重在預防, 即避免對過敏原的接觸和攝入。

對諸如本文所述的, 首先是搞好居室環境尤其是床鋪的衛生, 設法防止家禽及老鼠進入臥室, 徹底清掃室內塵埃和不乾淨的雜物, 及時開啟門窗通風換氣, 以減少空氣中塵蟎和黴菌孢子的致敏影響。 同時要換洗床鋪, 將床墊、稻草及棉被等進行暴曬處理。

還可事先對居室採取滅蟲、防蟲措施。 其次是淨化生活用水, 過於渾濁者可先用適量明礬進行沉澱, 然後按每100公斤水投入3~4片研碎的漂白精片進行消毒處理。

三是下鄉前可適當備些應急藥物如撲爾敏片等。 一旦發生蕁麻疹, 應及早清除或脫離接觸過敏原及過敏環境, 口服撲爾敏或息斯敏, 每次1~2片, 一日2~3次, 瘙癢太甚者可外塗膚輕鬆軟膏。 一般經上述處理後2~5天即可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