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產後都會出現脾氣古怪的現象, 就和剛剛懷孕的時候那樣動不動就生氣, 這很有可能是產後抑鬱的前兆, 而產後抑鬱如果不及時治療, 那麼很有可能影響到寶寶的智力水準。
“生完寶寶正在坐月子, 悶壞了, 老公還不理我, 婆婆竟然還對我挑三揀四, 真是鬱悶。 ”新媽媽小黃在一個育嬰論壇講述著自己“升格”當媽後的“憋屈史”。 而小黃的帖子引起了不少新媽們的共鳴。 “這樣的憋悶是不是產後抑鬱呀?”不少人都在詢問這個問題。
現在產後出現心理問題的女性越來越多, 究其原因可能與兩大因素有關。
據悉, 患上產後抑鬱症的媽媽, 由於其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以及不良的個性特點和對待孩子的方式, 會影響孩子情緒、智力發育、行為發展等各個方面。
由於產婦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 泌乳功能下降, 母乳餵養難以堅持, 這就容易使寶寶的體重和身高受到影響。 抑鬱情緒的產婦撫育寶寶大多缺乏興趣, 說話較少, 且對寶寶表現出無反應、反應遲鈍的消極情緒。 致使寶寶日夜哭鬧, 使產婦更加心煩意亂, 加重抑鬱焦慮情緒, 對寶寶越發疏遠, 不願意與孩子有肌膚接觸, 進而導致寶寶神經系統刺激缺乏, 神經心理發育受到抑制。
正是由於缺乏語言交流, 親情交融, 導致寶寶的語言能力降低、活動水準降低、運動能力差、情緒反應強烈、心理消極、生活規律差, 對外部的環境和人表現出退縮及不能適應、對母親說話的回應能力降低、獲取外部知識的能力缺乏等,
因此專家建議, 為了寶寶的健康, 請認真對待產後抑鬱症。 一旦母親出現情緒低落、思維明顯緩慢、社交障礙等症狀, 要及時就診, 特別是本身有抑鬱情緒的患者, 孕前、孕中、產後都要接受專業醫生的指導。 及早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 避免病情的加重。
傳統的觀念覺得產婦生完孩子之後脾氣古怪一點是正常的, 不用去管, 慢慢就好了, 其實這是誤區。 家人對產婦的情緒變化缺乏足夠的重視, 可能會導致症狀的加重。
產後抑鬱怎麼辦
產婦生活方式調適
1、在做新媽媽之前, 需要付出時間和耐心, 接受妊娠、分娩、哺乳和育嬰知識的培訓,
2、照顧新生兒產婦會精疲力竭, 疲勞和缺乏睡眠很容易導致情緒低落。 盡可能多休息, 不要什麼事情都要親自去做, 孩子睡覺時產婦也儘量睡覺;
3、新生命的到來會佔用你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 例如請丈夫幫助完成家務和夜間餵奶的工作, 請家人幫助準備食物或者處理家務等等;
4、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 適度鍛煉身體, 走出戶外, 帶著孩子到戶外活動、散散步, 呼吸新鮮的空氣, 感受溫暖的陽光;
5、保持營養豐富的飲食, 多吃穀物、蔬菜和水果,
6、注意和他人分享你的感受, 多與你的配偶在一起, 告訴他你的感受;找一個信任的朋友, 和他傾訴一下你的感受;和別的新媽媽聊聊天, 相互溝通。 這樣可以緩解你的情緒, 也可以學習到新的應對的方法和經驗。
產婦心理調適
1、產婦的個性特點、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直接關係負性應激事件影響結果, 培養自信、樂觀、積極、健康的性格, 採用積極的認知模式、情緒和行為模式, 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自信、樂觀、勇於面對困難, 積極調動內部力量或求助於外部力量克服困難, 使應激結果的不良程度減到最低。 避免消極應對方式, 如自我否定, 悲觀消極、軀體化、回避解決問題, 產生負性情緒和消極行為;
2、熱愛新的生命,對孩子的到來,要抱有一份歡喜之心。新生命的誕生,是婚姻的結晶,是生命的延續,將給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快樂和幸福,新的生命同時也帶來了艱巨繁忙的勞動和重大的責任,在繁忙勞累中體會快樂和幸福。
3、做好母親角色的轉換,過去是被照顧物件,現在自己是肩負責任照顧嬰兒,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注意克服損失感,如失去自由和許多娛樂,失去以往的身份,失去苗條身材等。作為孩子的母親價值觀需有所改變,對自己、對丈夫、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接近實際,對生活的看法也要實際,努力增加幸福感和責任感,感受新生命誕生帶來的幸福快樂;
4、放棄完美主義的想法,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不要期望每一件事都做的十全十美,在不感到疲憊的前提下盡力而為。
配偶和家人的支持
1、為產婦創造安靜、閒適、健康的休養環境和氛圍,以利於產婦的身心健康;
2、幫助產婦適應角色轉變和心理轉變,培養自信、樂觀、積極、健康的性格,培養積極的認知模式、情緒和行為模式,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3、簡化生活避免改變,在懷孕和分娩後1年內,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生活改變,重大的改變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生活更加難以應對;
4、在照顧孩子的忙碌中,別忘記觀察產婦的情緒,多溝通,如發現有產後抑鬱的一些表現,分擔產婦的憂鬱和擔心,及時勸解、疏導或諮詢專業機構;一旦確診,儘早干預,避免病情加重,避免不良的後果發生。
5、缺乏來自他人的支持是發病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來自配偶的支持,配偶和家人要瞭解學習孕產婦照顧和育嬰知識,多給予理解、關心和支持,外來的支持可以將負性應激的影響降到最低;
6、配偶和家人要願意承擔家務和分擔照料孩子的事物,及時告訴產婦育兒的經驗,幫助適應新的生活變化,平穩度過陌生和慌亂期;
2、熱愛新的生命,對孩子的到來,要抱有一份歡喜之心。新生命的誕生,是婚姻的結晶,是生命的延續,將給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快樂和幸福,新的生命同時也帶來了艱巨繁忙的勞動和重大的責任,在繁忙勞累中體會快樂和幸福。
3、做好母親角色的轉換,過去是被照顧物件,現在自己是肩負責任照顧嬰兒,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注意克服損失感,如失去自由和許多娛樂,失去以往的身份,失去苗條身材等。作為孩子的母親價值觀需有所改變,對自己、對丈夫、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接近實際,對生活的看法也要實際,努力增加幸福感和責任感,感受新生命誕生帶來的幸福快樂;
4、放棄完美主義的想法,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不要期望每一件事都做的十全十美,在不感到疲憊的前提下盡力而為。
配偶和家人的支持
1、為產婦創造安靜、閒適、健康的休養環境和氛圍,以利於產婦的身心健康;
2、幫助產婦適應角色轉變和心理轉變,培養自信、樂觀、積極、健康的性格,培養積極的認知模式、情緒和行為模式,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3、簡化生活避免改變,在懷孕和分娩後1年內,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生活改變,重大的改變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生活更加難以應對;
4、在照顧孩子的忙碌中,別忘記觀察產婦的情緒,多溝通,如發現有產後抑鬱的一些表現,分擔產婦的憂鬱和擔心,及時勸解、疏導或諮詢專業機構;一旦確診,儘早干預,避免病情加重,避免不良的後果發生。
5、缺乏來自他人的支持是發病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來自配偶的支持,配偶和家人要瞭解學習孕產婦照顧和育嬰知識,多給予理解、關心和支持,外來的支持可以將負性應激的影響降到最低;
6、配偶和家人要願意承擔家務和分擔照料孩子的事物,及時告訴產婦育兒的經驗,幫助適應新的生活變化,平穩度過陌生和慌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