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爭論孩子是否要上全托甚是激烈, 甚至分成兩大陣營。 兩大陣營似乎都有道理。 支持派認為:個人的職業發展不能放棄, 孩子既然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 就意味著他們初步具備了獨立的能力。 因此, 上全托可以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並且不受家長溺愛的孩子將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而反對派認為孩子畢竟太小, 幼稚園老師無法替代監護人的角色, 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孩子最親密的就是父母, 更準確的就是媽媽, 寶寶一步也不願意分離, 能不送全托幼稚園就不要送。 孩子都是在3歲左右上幼稚園,
問題一:過度依賴。 事實上, 全托孩子對父母會形成不正常依賴, 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小濤原先上的是日托幼稚園, 4歲後改成了全托。 現在, 每天晚飯後他就跑到幼稚園大門口等媽媽來接。 怎麼等也不見媽媽來之後, 小濤總是哭著回教室。 週末小濤回家, 就緊緊地摟著媽媽不鬆手, 如果媽媽要放下他, 他就大哭不止。 這些孩子為了排解分離焦慮, 往往會見到父母就黏著不放。 隨著他們年齡成長, 這種不正常的依賴會讓他們變得更加難以獨立。
問題二:信任關係難建立。 全托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錯才導致父母不要自己,
問題三:過於敏感和情緒化。 全托孩子在陌生環境中, 對外界的變化感受更敏感, 一點刺激就觸動了他們的神經。 當媽媽為叢叢終於上全托不哭鬧而松了口氣時, 老師的一個電話又讓她非常擔心。 5歲的叢叢變得很情緒化, 本來和小夥伴玩得很高興, 突然就哭起來, 而且特別容易生氣。 “這是因為孩子太敏感而變得情緒化。 ”
父母如果不得不讓孩子上全托幼稚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