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 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 多因飲食不節, 勞累過度, 久病耗傷脾氣所致。 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脾氣虛的病因。
脾氣虛的病機分析:
脾氣虛弱, 運化失職, 水穀內停, 故納少, 脘腹脹滿;食後負擔加重, 故腹脹更甚;水濕不運, 流注腸中, 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四肢, 脾虛日久肢體失養, 故神倦乏力;中氣不足故少氣懶言;脾虛失運, 水濕浸淫肌表, 故面色(白光)白, 浮腫;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脾氣虛, 日久可致營血虧虛, 或氣血兩虛之證;肌膚失去血的濡養和溫煦,
脾氣不足, 運化水穀精微功能減弱, 臨床以腹脹, 便溏, 疲乏為主要表現的證。 常見於泄瀉、胃脘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小兒疳積, 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脾胃同居中焦, 脾胃之氣統稱中氣, 故脾氣虛證屬於中氣不足範疇。
脾氣虛的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 儘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 放鬆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學會合理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