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皮膚癌的病理學特點

皮膚癌的病理學特點:

1.基底細胞癌 根據病變肉眼表現, 基底細胞癌可分為許多亞型, 每種亞型都有自己不同的臨床特點、組織學表現、分化程度及生物學行為。 基底細胞癌的肉眼所見差別很大, 較之詳細的組織分型更有意義。 基底細胞癌最常見的表現是臉上的潰瘍性結節;其次, 往往是由完整表皮所覆蓋的皮下結節;另外是扁平的潰瘍性病變、紅斑性鱗屑性斑塊和硬斑樣形態, 這些都容易識別。 呈紅斑性鱗屑性斑塊和硬斑樣外觀者, 為表淺硬化型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常見的發病部位及發病率為頭和頸85%,

其餘15%則發生於軀幹和四肢。 基底細胞癌可同時發生多原發癌, 在一項5年的前瞻性研究中, 100例基底細胞癌患者中有36%發生第二原發癌。

鏡下觀察:真皮內有邊界明顯的瘤細胞群, 胞核較正常稍大, 呈卵形或長形, 胞漿少, 細胞間界限不清, 細胞間無間橋, 因此, 像很多細胞核密佈在一個共同漿液中, 細胞核染色無顯著差異。 有時可見細胞多核或核深染或呈不規則星狀核。 瘤細胞群周圍結締組織增生, 在最外層排列成柵狀的栓狀細胞, 瘤組織周圍常可見到許多幼稚纖維母細胞及成熟的纖維細胞混雜一起。 基底細胞癌間質含有粘蛋白, 在製作切片時間質收縮, 使間質與腫瘤團塊邊緣呈裂隙狀分離, 對本病診斷有一定意義。

在組織病理學上基底細胞癌可分為分化型與未分化型兩大類。 未分化型可表現為實性型、色素型、纖維化型或硬斑狀、淺表型。 實性型可見多少不一、形態不同的癌腫團塊埋在真皮內;色素型瘤細胞間有較多黑色素;纖維化型或硬斑狀型具有顯著的結締組織增生, 結締組織成條束地包繞瘤細胞群;淺表型在表皮下有較多短小的花蕾狀瘤細胞團。 分化型可出現向毛髮結構分化的角化型基底細胞癌, 向皮脂腺分化的囊腫型基底細胞癌, 向大汗腺分化的腺樣基底細胞癌等。

基底細胞癌幾乎都以直接浸潤的方式擴散, 可發生轉移, 但極少見。

2.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常表現為中心潰瘍的皮下結節,

但是也可表現為完全扁平而有鱗屑的病變。 鱗狀細胞癌的常見部位及發生率依次為:頭和頸65%、上肢25%、下肢5%、軀幹5%。

鏡下觀察:癌細胞成團塊或條索增生侵入真皮內, 其中有多少不等的正常和不典型分化不全的鱗狀細胞及角化不良細胞。 不典型的鱗狀細胞愈多, 惡性程度愈高, 其表現為細胞大小不等, 核分裂不典型, 染色深, 胞漿嗜鹼性, 無細胞間橋。 分化程度較高者則向角化方向發展的角化鱗狀細胞, 愈近中心時愈角化, 中心可完全形化。 根據腫瘤中不典型鱗狀細胞所占比例, 可將鱗狀細胞癌分成四級。 I級:瘤組織不超過汗腺水準, 不典型鱗狀細胞少於25嘸, 有很多角化珠, 真皮內有明顯的炎性反應;II級:癌細胞團界限不清,

不典型鱗狀細胞約占25%-50%, 只有少數角化珠, 角化珠中心多角化不全, 周圍炎症反應較輕;m級:不典型鱗狀細胞約占50%-75%, 大部分沒有角化, 無角珠, 周圍炎症反應不顯著;IV級:不典型鱗狀細胞占75%以上, 核分裂相多, 無細胞間橋, 無角化。 癌細胞小而成梭形, 核細長而染色深, 伴有壞死和假腺樣結構。 少數成鱗狀的癌細胞和角化細胞可作為診斷依據。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什麼是皮膚癌?

    皮膚癌引起的症狀就是需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診治療。要均衡營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情緒穩定,定期的檢查就可以的。多喝水注意休息忌辛辣食物,早康復。 [詳細答案]

  • 1回答

    求助!身上長黑痣,是不是皮膚癌?

    黑痣又名痣細胞痣、黑素細胞痣,是由於痣細胞增生並產生色素導致皮膚、黏膜顏色改變為特徵的良性疾病。色素痣長時間維持穩定狀態,手術切除後不復發;但要警惕有極少數色素痣發生惡變。會引起惡性黑色素瘤,屬於惡... [詳細答案]

  • 3回答

    皮膚癌術後做哪種檢查能查出是否復發

    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中醫保守治療算是效果不錯的一種了,能夠在治療的同時注重患者身體的調養,講究的是整體治療的原則,患者在好轉的同時身體免疫力也得到了提高 [詳細答案]

  • 3回答

    皮膚癌的治癒率有多大?

    皮膚癌的治療 , 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療法。皮膚癌一經確診 , 只有具有手術適應證就須及時手術治療 , 對於年老體弱及糖尿病、心腎疾病系統的患者, 則考慮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因其全身反應重 , ... [詳細答案]

  • 3回答

    中醫可以控制食道癌的病情嗎?

    中醫治病講究找內因,辯證看整體,以人為本,全面治療,調理。中醫診斷治療,因人制宜,一人一方,效果確切顯著!西醫最極端的做法,就是一刀切,哪裡有問題,就切哪裡,從理論上來說,如果病根被切除,那麼病症就...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