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後, 身體各器官都會起變化, 肝臟也不例外。 首先肝臟血流量減少, 人成年後每增加1歲, 血流量就下降0.3%~1.5%, 60歲時肝臟血流量減少約40%~50%。 由於肝血流量的減少, 通過肝臟的營養物質也減少, 同時肝臟內的代謝產物也不易被及時清除, 肝臟的代謝功能受到影響。 其次, 肝細胞數量減少, 肝臟體積相對縮小, 肝細胞內細胞結構也會改變, 從而使老年人肝功能降低, 如對蛋白質、糖和脂肪代謝功能減退。 因此, 老年人患乙肝預後較差, 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進展性慢性肝病:
老年乙型肝炎易於誤診。 慢性HBV感染可潛在發展,
其它肝膽疾病:
老年人有較高的肝病發生率, 故須在不同的肝病間進行鑒別診斷。 老年人中酒精性肝病和藥物性肝病都較多;老年時重度心血管病常有肝損害, 甚至心源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特發性血色病至老年時可有進展性肝病, 有相應的特徵性血清學表現。 肝活體組織檢查有助於上述肝病的相互鑒別。 膽結石在老人多發, 疼痛可很輕微, 而同樣有黃疸和ALT升高。
腫瘤:
一些腫瘤和膽管疾病可被誤診為肝炎;胰腺癌、壺腹癌, 膽管癌多發於60—70歲, 起病隱襲, 疲乏、食欲不振、黃疸、肝臟腫大、ALT和ALP升高, 與老年肝炎的症狀有許多相似處。
老年人患乙肝預後較差, 所以就要早起發現早起治療, 防微杜漸, 針對老年人肝病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