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骨折的用藥原則

整複、固定、功能鍛煉和必要的內外用藥是治療骨折的四項基本措施。 我們採用中西醫治療骨折, 各有所長, 亦各有所短, 兩者都是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長形成的醫學科學。 各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

1、局部與整體並重:骨折是由外因造成的。 但骨折以後會引起整體一系列的內在變化。 中醫很明確地說明了局部病變和整體的關係。 局部受了傷就不能只從局部著手, 而應該局部與整體並重。 西醫因受機械唯物論的影響, 尤其是外科工作者在治療上常從局部出發, 即是一切順利骨折癒合因為長期外固定,

會形成關節強直, 肌肉萎縮。

採用了一整套中西醫結合包括局部的包紮固定、手法按摩、被動活動、自動運動, 早日負重、紅外線照射、, 外敷膏藥、內服接骨丹等綜合療法, 收到顯著成效, 能使骨折癒合時間縮短二分之一, 整個療程縮短三分之二。

2、 固定與運動的統—:在骨折治療上, 為了保持骨折對位, 促使骨折斷端癒合, 固定是必要的。 但固定勢必影響肢體的活動。 而活動又是保持機體的活動力、促進血液迴圈、增強物質代謝的重要關鍵, 也能影響固定。 因而在治療骨折的過程中, 存在著動與靜, 固定和運動的矛盾關係。 運動是絕對的, 靜止是相對的, 因此在骨折處理上如何正確處理動與靜, 固定與運動的辯證關係,

是促進骨折癒合, 保持關節功能的關鍵。

按照西醫石膏固定的傳統原則, 骨折遠近的。 上下兩關節必須固定起來, 增加了對骨折的剪力, 使骨折在石膏內發生變位。 長期連續的固定, 勢必引起關節強直, 肌肉萎縮, 骨質疏鬆, 骨折癒合自然緩慢。

中醫在處理骨折時也用固定, 但它是在運動的基礎上來談固定, 是一種能動的固定。 骨折後無論採取什麼固定, 只能使骨折斷端接近, 骨折部的活動減低到最低限度, 而不能使骨折斷端之間一點也不動。 在骨折未癒合前, 運動是絕對的, 而固定只能是相對的。 當肢體活動時, 外固定和肢體一起動, 大部分剪力都被關節活動所吸收, 大大的減輕了對骨折的負擔。 所剩餘的一點活動,

在骨折兩端之間產生一定的壓力, 使骨折端緊密相接, 這是一種生理刺激, 對骨折癒合不但無害, 反而有利。

3、整複、固定和功能恢復同時並進:中醫治療骨折, 除去骨折癒合快, 病人痛苦少外, 就是肢體功能恢復的又快又好。 肢體功能的好壞關鍵在於關節有無強直, 肌肉是否有粘連。 西醫在理論上瞭解這一點, 但治療上偏偏違反了。 偏重局部, 忽略整體, 著重對骨折的固定, 犧牲了關節活動。

中醫治療骨折是全面的, 既注意局部, 又照顧到整體:既達到骨折早期癒合, 又要保證關節功能。 局部包紮外固定的辦法, 巧妙的把固定與運動的矛盾統一起來, 有機的把整複、固定和功能恢復三個階段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同時並進。

整複時就照顧到固定, 固定中也有整複, 用外固定將骨折斷端逐漸整複。

4、內服藥與外敷藥並用:應用內服藥與外敷藥治療骨折是中醫正骨的一個特點。 中藥接骨丹、接骨散, 多種多樣, 但其用藥目的和藥物作用是一致的。 中醫用藥是辨證論治的, 一般是按照祖國醫學對骨折修復和治療原則而分早晚兩期。 早期以去瘀消腫, 止痛為主, 晚期以壯筋接骨為主。

骨折後必然發生腫痛現象, 因而經絡氣血壅滯不通, 造成迴圈障礙, 局部血液供應情形直接影響骨折癒合。 所以在骨折初期腫痛較甚時, 應著重行氣, 消腫止痛, 去瘀生新。 使經絡氣血通達、迴圈加速、增加新陳代謝, 骨折早期癒合。

當骨折局部瘀血化盡, 經絡氣血暢通,

病變初期所表現的腫痛已基本消除後, 此時主要治療應當著重於骨折斷端的修復, 祖國醫學認為此類藥物皆歸肝腎二經, 肝腎二經對骨折癒合有密切關係。

中西醫治療骨折, 各有所長, 亦各有所短, 兩者都是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長期形成的醫學科學, 各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 在新的原則指導下, 取中、西醫兩者各自之長, 補彼此之短, 骨折的治療範圍不斷擴大, 效果不斷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