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又名牽拉肘, 多發生於5歲以下小兒。

【病因病機】

牽拉肘系肘受牽拉所致, 常發生于家長牽著孩子走路時, 在其跌倒瞬間猛向上牽其胳膊, 或穿衣時用力拉其手, 或手提其雙腕懸空擺動戲耍所致。 解剖學的研究證明, , 不同年齡小兒橈骨小頭的直徑均大於橈骨頸的30%~60%。 5歲以下小兒環狀韌帶前下方的附著點較薄弱。 橈骨頭關節面的平面略向後方遠端傾斜, 與橈骨幹的縱軸不完全垂直, 且略呈橢圓形, 在其旋後位的矢狀徑較長。 在極度旋前位, 橈骨小頭略離開尺骨的橈骨切跡。 當大人握住幼兒手于前臂旋前位用力向上牽拉時,

環狀韌帶容易向橈骨小頭前外側的近端滑移, 其薄弱附著點易被橫行撕裂, 橈骨頭前方即在環狀韌帶前下方脫出, 形成半脫位。 即使環狀韌帶未被撕裂, 亦可向外後方移位, 使橈骨小頭自其前下方滑出。 嵌入肱橈間隙。

【臨床表現與診斷】

有被他人牽拉史, 患兒受傷後哭啼或喊痛, 不肯用手取物和活動肘部, 害怕觸碰。 檢查可見患肢前垂於身旁, 肘略屈, 前臂略旋前。 肘部無腫脹或畸形, 橈骨頭處壓痛明顯, 前臂旋後時加劇。 x線檢查陰性。

【治療思路與方法】

不需麻醉即可手法復位。 術者一手拇指向後向內按壓橈骨小頭, 另一手執腕部, 屈曲患肘90°, 將前臂稍向遠端牽引並作旋後活動,

或再將前臂向近端推擠, 大多數可感到或聽到復位的輕微彈響聲, 疼痛立即消失, 患肢即可自由活動。 注意避免再牽拉患肢, 以免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