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推薦:白帶異常需要排查那些疾病?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Unger等進行的回顧性研究表明,
無論是有症狀還是無症狀患者,
利用18F-2-去氧葡萄糖(FDG)進行全身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均是早期發現宮頸癌復發的一種靈敏的影像學方法。
但是對於沒有症狀的患者,
PET是否應作為常規隨訪手段,
掃描陽性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尚待前瞻性隨機研究加以證實。
既往研究證明,
FDG PET在宮頸癌的分期中很有用,
並且在發現結節性病灶方面優於CT和MRI。
UNGER等回顧性分析了FDG PET掃描在發現有症狀和無症狀患者宮頸癌復發方面的價值。
2000-2003年, 共有44例宮頸癌患者在接受宮頸癌手術、放射治療或者化療後進行了47次全身PET掃描以試圖發現是否有宮頸癌復發, 對其中26例無症狀患者進行了26次掃描, 對18例有症狀提示可能存在復發灶的患者進行了21次掃描。
結果顯示, 大約30.8%的無症狀患者PET檢查顯示有腫瘤復發表現, 大約66.7%的有症狀患者PET檢查顯示有腫瘤復發表現。
在無症狀組, PET掃描發現復發的敏感性為80, 特異性為100%, 陽性預測值為100%, 陰性預測值為88.%;而在有症狀組, PET的敏感性為100%, 特異性為85.7%, 陽性預測值為93.3%, 陰性預測值為100%。
研究者還發現, 症狀出現早的患者PET檢查陽性率較症狀出現晚的患者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