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中醫治療濕疹 療效好!

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 近年來, 濕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 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 大量化學製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精神緊張, 生活節奏加快, 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係。

濕疹特點:

1、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

2、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 任何季節, 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 慢性病程, 易反復發作。

3、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

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係。

4、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 對稱分佈、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
常見的濕疹類型:濕阻、濕熱、熱毒、血燥四種類型。 中醫根據濕疹的類型進行治療, 有很好的效果, 但用藥時間較長, 三周左右。

1、濕熱

治法:清熱利濕, 祛風解毒。

處方:萆薜30克, 蒼術15克, 蛇床子15克, 白蘚皮15克, 生薏苡仁20克, 黃柏12克, 川牛膝12克, 赤芍12克, 苦參15克, 黃芩12克, 茯苓12克, 生甘草3克。

加減:若濕疹偏于上部加荊芥、防風;發於中部或肝經所分佈者可酌加龍膽草、生山梔;糜爛滲出液甚者加用紫草。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亦可煎汁外洗患部。

療效:以上方化裁共治療301例, 近期痊癒288例, 顯效6例, 好轉5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9.3%。

常用成方:二妙丸、四妙丸、萆薢滲濕湯、龍膽瀉肝湯等。

2、血燥

治法:養血祛風, 清熱化濕。

處方:生地15克, 當歸20克, 赤芍12克, 白芍12克, 川芎9克, 防風6克, 苦參15克, 澤瀉12克, 黃芩12克, 首烏12克, 白蘚皮12克, 威靈仙12克, 生甘草2克。

加減:瘙癢甚影響人眠者宜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棗仁;口渴咽幹酌加玄參、麥冬、石斛;目睛乾澀加枸杞子、菊花;大便艱澀加胡桃仁、核桃仁。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療效:上方加減共治療75例, 近期痊癒48例, 好轉21例, 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92%。

常用成方:可選四物湯、清營湯、涼血地黃湯、當歸補血湯等。

3、濕阻

治法:健運脾胃, 除濕祛風。

處方:生黃芪30克, 白術15克, 蒼術9克, 茯苓20克, 米仁30克, 陳皮9克, 厚樸9克, 茵陳9克, 澤瀉12克, 赤芍12克, 防風6克, 徐長卿12克, 生甘草2克。

加減:胃納不香加砂仁、雞內金;胸悶不舒加枳亮、木香;舌苔厚膩加藿香、佩蘭;劇癢滋水浸淫加滑石、苦參。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48例患者, 近期痊癒39例, 好轉4例, 無效1例, 中途轉診4例, 總有效率為89.6%。

常用成方:胃苓湯、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藿朴夏苓湯等。

4、熱毒

治法:清熱解毒, 佐以祛濕。

處方:金銀花15克, 連翹12克, 黃芩12克, 荊芥7克, 防風7克, 牛蒡子12克, 蟬衣6克, 射干15克, 梔子9克, 丹參10克, 土茯苓15克, 生甘草3克。

加減:瘙癢劇烈酌加白蘚皮、地膚子;抓後皮膚感染化膿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大便秘結加生大黃。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亦可煎汁外洗患處。

療效:以上方為基礎方加減共治療364例, 近期治癒354例, 顯效4例, 好轉3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達99.2%。

常用成方:可用牛黃解毒片、銀翹散、消風散、黃連解毒湯、防風通聖散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