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大便時出血, 感覺有東西脫出肛門外, 或肛門外有腫物疼痛, 分泌物增加, 就可能是得了痔瘡。
內痔早期的症狀主要是大便時出血, 血量較多, 有時點滴而下, 血量有時如泉噴射, 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 日久可以引起貧血, 感到頭昏、氣短、乏力。
內痔到中期, 大便後就會有痔核脫出肛門外。 一般便後可以自己回到肛門內。
內痔發展到晚期, 大便後痔核脫出不能回到肛門內, 需要用手推回, 或經過休息後才能回去。 嚴重時咳嗽、用力、工作或勞動時都會脫出肛門外, 經常因分泌物增加, 感到肛門濕潤不適,
中期到晚期的痔一般因痔表面逐漸纖維化, 出血量減少, 而以脫出為主。
1.人在站立或坐位時, 肛門直腸位於下部, 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 影響血液回流, 靜脈容易擴張屈曲, 所以經常站立或坐位的人容易患痔瘡。
2.如果你不動, 腸蠕動減少, 糞便下行遲緩, 也會形成習慣性。
3.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 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
4.因肝硬變、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和腹腔內、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都可使腹內壓增加而形成痔瘡, 當然也包括妊娠。
5.還有一些生活習慣問題, 比如飲食過飽、常吃精細食品或憋便、蹲廁過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