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退行性變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 刺激、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 並引起相應臨床症狀的疾病, 此病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 頸椎病在發病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徵兆的, 也就是早期表現, 注意這些早期表現可以更好的防治頸椎病。
頸椎病早期有哪些症狀表現?
人體的頸椎一共是7個節, 比較容易發病的是頸4、頸5和頸6這3節頸椎, 這3節頸椎都屬於下頸椎, 下頸椎在人抬頭低頭、扭轉頸部的過程中承擔著主要的運轉作用, 本身承受的壓力就大, 如果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的話, 壓力過於集中,
早期症狀1、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 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倒地後可很快清醒站起, 不伴有意識障礙, 亦無後遺症。 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 導致一時性腦血供應嚴重不足所致。
早期症狀2、吞咽障礙:吞咽時有梗阻感, 食管異物感, 少數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 這是由於頸椎前緣骨質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 或因頸椎病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食管痙攣或過度鬆弛而出現的症狀。
早期症狀3、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 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 稱為“頸性高血壓”。 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 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多見, 故兩者並存的機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