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是嚴重腹瀉的話, 要及時送醫求助。 如果是輕度腹瀉, 寶寶精神也好, 飲食睡眠也沒有問題的話, 媽媽們可以嘗試自行護理方法。
小兒腹瀉應警惕2種症狀
警惕體溫升高:嬰幼兒腹瀉的體溫反應主要是發燒, 且大多是中度發燒(38.5℃左右)。 這常見於由大腸桿菌、空腸彎麴菌、痢疾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腹瀉。 發燒可能早於腹瀉或在腹瀉初起。 同時, 患兒還有不愛玩、不願吃東西、磨人、哭鬧等表現。 有些病原體引起的腹瀉不發燒, 甚至還略低於正常體溫。 需要警惕的是,
警惕精神萎靡:一般輕症腹瀉的患兒, 是不會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驚厥、抽風、昏迷等症狀的, 一旦出現這其中的某些症狀, 尤其是早於腹瀉或腹瀉初起的症狀, 應及時就醫。
寶寶腹瀉容易與哪些病混淆
1、桿菌痢疾 嬰兒痢疾表現多不典型。 常無膿血便, 臨床呈一般腹瀉的表現, 較難鑒別。 應注意流行情況, 常能問出接觸史。 排便前常哭鬧, 顯示裡急後重。 仔細觀察可見患兒大便頻繁, 但每次量不多, 有時可見水樣便糞質中混有膿血, 鏡下有較多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 而大腸桿菌腸炎每次便量多, 一部分每次可達20ml以上, 大便中粘液常見,
2、嬰兒出血性腸炎 起病與大腸桿菌腸炎無異, 但治療後腹瀉不止且病情加重, 腹脹較重, 高熱、頻繁嘔吐, 重者吐咖啡樣物。 大便早期呈水樣, 潛血試驗陰性, 以後出現典型的暗紅色果醬樣大便。 脫水重, 可早期出現休克。 中毒症狀重者可昏迷、驚厥。
寶寶腹瀉怎麼辦
注意衛生, 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腹瀉, 一定要注意衛生。 父母護理孩子前後自己要認真洗手, 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 特別是奶瓶, 每次使用完要及時清洗, 最好高溫消毒20分鐘。 大一點的孩子(2歲左右)的餐具與大人分開, 腹瀉孩子用過的便器要徹底消毒。
適當飲食, 無需禁食
腹瀉的孩子一般不需要禁食,
喝優酪乳
優酪乳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桿菌經發酵後生成的, 發酵過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 蛋白質和脂肪也分解成為小的組分, 使其更易消化吸收, 所以喝優酪乳可避免不適症狀的發生。
預防紅屁股
病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 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 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 如已形成臀紅, 可塗鞣酸軟膏或金黴素魚肝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