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小兒癲癇的5種手術治療

臨床上治療小兒癲癇的手術可分為三大類, 即致癇灶的去除、阻斷癲癇通路的傳導、增高癲癇閾值的手術。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如下幾種:

1、迷走神經刺激術

迷走神經刺激術於1994年得到歐洲的許可應用於臨床, 並確定其治療的適應證是局灶性癲癇, 伴或不伴繼發性的全面性癲癇發作。 VNS是第一個採用植入方式治療癲癇的手術, 也是FDA近百年來第一個批准的治療癲癇的方法。

該手術目前主要用於成人, 但小兒癲癇的應用也在不斷增多。

2、前顳葉切除術

複雜部分發作或繼發性全面性發作、三種以上的藥物增加到最大可耐受量仍不能控制的患者,

且致癇部位在一側顳葉者, 適用採用本手術治療。 但心理異常或嚴重的精神障礙是相對禁忌症, 但這類病人如果有死亡或嚴重損傷的危險時也同樣可以手術。

3、多處軟膜下橫切

多處軟膜下橫切目前是用於功能區癲癇的主要方法, 但此手術方法目前還存在較大的爭議。

4、致癇灶切除術

致癇灶切除術一直被認為是治療顳葉外非功能區癲癇的最佳方式, 但由於頑固性癲癇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明顯的結構異常, 屬無病灶性癲癇, 所以病灶切除術的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5、大腦半球切除術

大腦半球切除術是兒童癲癇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很少應用于成人。

其選擇標準包括:頑固性癲癇;病變半球對側的偏癱;所有的解剖與生理試驗提示致癇區局限於偏癱對側大腦半球, 所有的解剖與生理檢查提示偏癱同側的半球正常。

此外, 嬰兒偏癱痙攣綜合征等綜合征也適合進行大腦半球切除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