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面癱疾病是比較常見的疾病, 在治療上的技術也有很多, 但是療效不是令很多人滿意。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地治療面癱呢?中草藥治療面癱是不錯的選擇。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中草藥治療面癱的方法。
面癱, 即西醫之周圍型面神經麻痹。 西醫學認為, 本病多是由於感染病毒所致, 治療上故多採用抗病毒、營養神經及激素治療;中醫治療面癱有針灸、按摩、內服中藥、局部外敷等治療手段, 優勢明顯且療效卓著。 本文就中藥治療該病做以下探討:
1、面癱初期 分清六變隨證立方
面癱發生三周以內,
2、隨證施治 養血扶正亦不可少
風為百病之長, 面癱也稱“吊線風”。 中醫認為, 面癱一證風邪為其先導, 但在治療上且不可落入“祛風”的窠臼, 一味地以祛風為務, 而忽視其他方面。 如前賢有言:“治風先治血, 血行風自滅。 ”在疏風祛風的基礎上酌情加養血、和血、行血之品, 可加強療效。 此外, 方藥的配伍方面, 益氣扶正之參、術、芪也應當考慮在內, 所謂“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益氣扶正之品可鼓舞正氣, 驅邪外出。 在具體的藥物選用上, 若患者正氣不虛, 症屬風寒且有濕邪在表者, 可選蒼術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諸如此類, 臨床可靈活變化。
3、經久不愈 當選蟲類藥以通絡
久病多瘀、久病入絡。 對於蟲類藥的選擇, 筆者認為, 三周以內者, 可于主方中加蟬衣、蛇蛻、蜂房等清輕之品。 一般而言, 在初期二、三周至三個月都屬於面癱的恢復期, 面癱仍不愈者可選取牽正散, 以及地龍、白花蛇、蜈蚣等來治療。 病程達3個月以上半年以內者, 仍有治癒的希望, 而此時患者患病日久, 病勢越發複雜, 用藥需要考慮的層面也越多, 方選五虎追風散及大隊蟲類藥, 複用補益之品守方續服, 方可奏效。 因失治誤治而導致病程達半年以上者, 患者眼睛閉合不全、迎風流淚、夜眠口角流涎、進食填腮等各種後遺症俱見, 以及部分患者面部出現“倒錯”現象, 西醫認為此時患者面神經已經發生不可逆性的缺血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