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小板減少的問題是需要注意的, 因為產生的危害同樣比較嚴重, 可能表現出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症狀, 突然起病的患者, 還會出現出血的嚴重症狀。
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簡稱ITP)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 經過40多年的研究, 證明本病與機體免疫有關, 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臨床上以皮膚、粘膜自發性出血為特點, 患病前有病毒感染史, 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本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 小兒多為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急性ITP各年齡階段均可發病, 但以嬰幼兒時期多見,
2、臨床表現
1.病前1-6周有病毒感染史, 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
2.突然起病, 出血嚴重, 以皮膚、粘膜自發性出血為主, 常見為皮膚、口腔粘膜、牙齦及眼結膜, 鼻腔及外傷部位。 胃腸道、泌尿道出血少見, 偶見顱內出血。
3.皮膚見針點樣出血點、瘀點, 少數病例輕度肝脾腫大。
3、診斷鑒別
1.多次化驗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
2.脾臟不增大或輕度增大。
3.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 有成熟障礙。
4.以下5點中應具其中兩點:(1)強的松治療有效。 (2)切脾治療有效。
5.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