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刪補名醫方論》大柴胡湯
治熱結在內,心下急嘔不止,鬱鬱微煩,柴胡證仍在者,與大柴胡湯下之。 【組成】柴胡半升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 芍藥半兩 枳實四枚 大黃二兩 生薑五兩 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八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黃芩湯
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若嘔者,加半夏生薑。 【組成】黃芩 甘草 芍藥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四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集注】程應旄...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黃連湯
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組成】黃連三兩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 人參二兩 桂枝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集注...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理中湯丸
治中氣不運,腹中不實,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藏府不調,與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多而嘔吐等證。 【組成】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以上四味,搗篩為末,蜜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乾薑附子湯
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組成】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去皮生用破八片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刪補名醫方論》目錄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附子湯
治少陰病,身痛手足寒,骨節痛,口中和,背惡寒脈沉者。 【組成】附子二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少陰為寒水...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四逆湯
治脈沉厥逆等證。 【組成】甘草一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注】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厥逆...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通脈四逆湯
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厥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 【組成】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當歸四逆湯
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茱萸生薑。 【組成】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二兩 通草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二十五枚擘以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赤石脂禹餘糧湯
治久利不止,大腸虛脫,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組成】赤石脂半觔搗碎 禹餘糧一觔搗碎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去滓,煮取二分,分溫三服。 【集注】柯琴曰:甘薑參朮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白頭翁湯
治厥陰熱利下重,脈沉弦,渴欲飲水者。 【組成】白頭翁三兩 黃連三兩 黃蘗三兩 秦皮三兩 以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注】二陰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也,自利...
2017-03-07 -
幼童“開方”治名醫
舊時有一家中藥店,為擴大生意,特意從省城請來了名醫李萬年坐堂。這位李大夫不但醫術高超,而且文才極好,善用醫藥作對聯,可就是脾氣壞,動不動就發脾氣,弄得周圍的人和他說話都得小心謹慎。 一天書一個幼童...
2017-03-07 -
扁鵲受恩師指點成名醫
扁鵲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家,為了謀生,童年的扁鵲做客館的主管。扁鵲待人熱誠,幹事勤快,聰敏穎達,不管是客人,還是客館的夥計都非常喜歡他。當時,精通醫術的長桑君常來給人看病,也經常在扁鵲做事的客館裡留...
2017-03-07 -
名醫治病的妙招
名醫治病有妙招!名醫畢竟不同于一般的從醫之人,他們行方智圓,常能在各種困難中曲盡人情,隨機應變,將本難措手之疾變通治療,確非尋常醫輩所及。 一、巧借鋸屑治痼疾 鄭欽安(1824年~1901年),蜀...
2017-03-07 -
古代名家養生詩
養生詩不同于文學詩作,它貼實,是養生的經驗總結。 邵雍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寫了一首對人們養生頗有啟迪價值的哲理詩,其詩雲:“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知君病後能服藥,不若病前能自防。”現...
2017-03-07 -
名醫范大捷醫德故事
中醫在傳統的道德觀念方面,有其獨具一格特色,如舍藥於鄉里,濟貧于疾危的事例。翻開中醫史冊,則歷歷在目,睹不勝睹。歷代名醫德治學之道,大多如此,對於後學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和大家講一個關於范名...
2017-03-07 -
兩則名醫醫德小故事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它是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中醫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醫術高超的名醫,同時他們的高風亮節和醫德醫範,至今仍被人所稱道。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兩個關於名醫醫德的...
2017-03-07 -
針灸文化--明代
明代的針灸學發展主流表現在對於前代或前人針灸文獻的彙編整理,出現了四部集成性的針灸全書——《針灸大全》、《針灸節要聚英》、《針灸大成》、《類經圖翼》;同時四部大型綜合性醫書——《普濟方》、《醫學綱...
2017-03-07 -
古代名人的養生法則
一、李時珍藥粥養生 李時珍是著名的中醫藥學家,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經也是落榜生。李時珍14歲考中秀才,之後9年3次落榜,於是他棄官從醫,走遍大江南北,參考800多種醫書,歷經29年編成《本草綱目》...
2017-03-08 -
精索靜脈曲張的名醫、專家經驗方
1.理精煎治療瘀血阻滯、腎精虧損之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 組成:丹參15g,莪術15g,牛膝15g,蜇蟲10g,當歸10g,熟地黃15g,續斷10g,狗脊10g,淫羊藿15g,肉蓯蓉10g,鹿角霜(先...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