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針的刺激順序
(1)部位順序 先刺脊柱兩側(即從胸椎的兩側到尾椎的兩側),依次為頸椎的兩側一胸、腹部一四肢一頭部。 (2)方向順序 通常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從內到外,也有個別人的習慣是從下到上的刺激...
2017-03-07 -
影響梅花針刺激強度的因素
影響梅花針刺激強度的因素一般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類。 (1)主觀因素(主要是對術者而言) 1)叩打力秘的大小:力蜇大即刺激強;力量小即刺激弱。主要是依叩打彈力的強弱而定。 2)叩打頻率的快慢:...
2017-03-07 -
梅花針的叩剌部位
(1)經脈循行刺激 就是按經脈循行路線,根據病證及經脈主治,選取經脈—段或幾段,運用梅花針沿著經脈循行路線叩打2-3行。每行距離0.3-0.5釐米,每針相距0.5-1.0釐米。必要時也可以在2行中...
2017-03-07 -
梅花針施術前準備
(1)解釋 為了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在治療前,應向患者進行必要的解釋,包括刺激的疼痛、病程、療程、疾病的預後等,尤其對初診患者,更加有必要進行解釋,以免患者產生恐懼心理,或不願意接受本療法的治療,...
2017-03-07 -
梅花針施術前檢查的臨床意義
(1)有助於早期診斷 有些疾病初期,自覺症狀尚不明顯,如胃腸功能不良、肝病和輕度屈光不正等,有時能幫助早期診斷。 (2)有助於疾病治療 根據脊柱兩側和其他部位的檢查結果,在陽性物及陽性反應區,用梅...
2017-03-07 -
梅花針治療原則
臨床應用時,要根據臨床經驗和部位(或穴位)的主治範圍來制訂治療方案(應刺部位)。 具體要根據疾病和病情不同而定,但通常必須諤循下列三原則。 1)常規部位與重點部位、局部病變部位相結合的原則。 2)...
2017-03-07 -
梅花針刺激部位配合法
梅花針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不同於針灸的配穴法,其基本特點是以整體刺激部位、重點刺激部位和局部刺激部位等相配合來治療疾病的。其治療原則配合法主要如下。 (1)整體與局部相配合 即脊柱兩側(頸椎到尾椎的...
2017-03-07 -
梅花針叩刺治療時患者的體位
體位的選擇原則,一是盡批採取讓患者自然舒適,又能持久的體位;二是便於醫生的操作。現將臨床常用的體位介紹如下。 (1)俯伏坐位 這種體位最為常用。如叩打後頸部、肩部、背部、腰部、抵部、臀部、骼...
2017-03-07 -
梅花針局部叩刺法
局部叩刺即在病變局部叩刺,或在病變局部由週邊向中心圍刺或散刺。 在脊柱兩側及體表其他部位檢查.發現陽性物(條索狀物、結節狀物、海綿狀物)及陽性反應區(酸、痛、麻、木),在治療時須重點叩打。其叩打方...
2017-03-07 -
梅花針穴位叩刺法
穴位叩刺法即在選擇好的穴位表面皮區進行叩刺。臨床較常用的有各種特定穴、華佗夾脊穴、阿是穴等。每個穴位叩打範圍,要根據小孩和成人個體差異,人體的高矮胖瘦,以及穴位所在部位而定。一般在穴位表面0.5-...
2017-03-07 -
梅花針療法的間隔與週期
對一般慢性病的治療,每日1次,也可隔日1次,7次為1個小療程。以後隔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經治l個大療程後,可休息半個月,然後繼續治療。但是,臨床實際運用時,應根據病情而定,如果病情好轉,雖然...
2017-03-07 -
三棱針技術的起源、歷史及發展
三棱針療法是以三棱針為工具按一定手法刺入人體特定部位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 三棱針是針灸學領域裡刺血療法的主要工具。刺血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們在艱苦的生產和生活勞動中,遇到身...
2017-03-07 -
三棱針技術的適應證
三棱針刺絡放血具有通經活絡、開竅瀉熱、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等作用,各種實證、熱證、瘀血、疼痛等均可應用,可用於治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等多種病症。 1)內科:頭痛、面癱、面痛、中風...
2017-03-07 -
三棱針技術的禁忌證
1、稟賦素虛、久病體弱及明顯貧血、低血壓者慎刺或禁刺。 2、孕婦、產後、習慣性流產者禁刺。 3、傳染病人和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禁刺。 4、大出血後或一切虛脫症者。 5、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禁用。 6...
2017-03-07 -
三棱針技術的注意事項
1、對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釋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顧慮,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使患者與醫者密切合作。 2、醫者要掌握經絡和解剖知識,選准穴位和部位針刺。操作時手法宜輕、宜穩、宜准、宜快,不可用力過猛,防止...
2017-03-07 -
三棱針技術的異常反應及處理
三棱針刺血療法安全可靠,一般沒有什麼危險性和不良反應,但也有極少數患者對刺血療法不夠瞭解,心存恐懼,或醫者在施術時操作不當而發生一些意外情況,若碰到異常反應,醫者一定要沉著、冷靜、鎮定,及時採取相...
2017-03-07 -
眼針技術的祖國醫學理論原理
歷代醫家用來闡述眼與臟腑相互關係,並指導診治眼病的兩種學說(五輪、八廓),分別由五行、八卦說衍化而來。五輪指風輪、氣輪、肉輪、血輪、水輪,是將眼劃分為五個部位,分屬於不同的臟腑,從而把眼局部與臟腑...
2017-03-07 -
眼針技術的現代醫學原理
現代醫學主要是從分子細胞學、微循環學、生物全息論等方面進行探討。祖國醫學中所述的白睛絡脈即為球結膜下的血管,現代醫學中球結膜下血管和腦血管均來自於頸內動脈血管系統,球結膜下血管能反映腦血管的情況。不...
2017-03-07 -
眼針技術的優勢
眼針療法具有見效快、手法靈活、經濟實用、痛苦小、易於接受的優勢,具有很大的推廣潛力,對於全身疾病中的部分疾病會有神奇的效果。
2017-03-07 -
眼針技術的注意事項
施眼針後至少留針30分鐘,最長不可超過60分鐘。在針刺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心理準備不足等多種原因,可能出現如下異常反應,應及時處理。 (1)暈針 如患者在針刺或留針過程中突然出現頭暈、噁心、心慌、...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