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熱病的防治工作
黑熱病是由杜諾凡利什曼原蟲引起的以白蛉為傳播媒介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積極採取防治結合的方針,著重做好控制傳染源和消滅傳播媒介的工作,就可以消滅黑熱病。黑熱病的防治工作有哪些1、控制傳染源應有組織地在...
2017-03-05 -
如何預防黑熱病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本病特點為長期不規則發熱,肝脾腫大尤以脾大更為顯著,消瘦、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丙種球蛋白增多。預防黑熱病1、及時治療病人。2、發現病犬,應予以殺滅。3、切斷傳播途徑 消...
2017-03-05 -
黑熱病的臨床特點
黑熱病是由杜諾凡利什曼原蟲引起的以白蛉為傳播媒介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臨床表現為長期不規則發熱消瘦、進行性肝脾腫大、貧血、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及血漿球蛋白增多等。黑熱病的臨床特點有哪些1、發病緩慢,有長...
2017-03-05 -
黑熱病的診斷依據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本病特點為長期不規則發熱,肝脾腫大尤以脾大更為顯著,消瘦、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丙種球蛋白增多。那麼,診斷這類疾病有何依據呢?黑熱病的診斷依據有哪些1、流行病學史。2、實...
2017-03-05 -
黑熱病的併發症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本病特點為長期不規則發熱,肝脾腫大尤以脾大更為顯著,消瘦、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丙種球蛋白增多。黑熱病的併發症有哪些1、走馬疳或稱壞死性口腔炎,患者口腔粘膜及其附近組織呈...
2017-03-05 -
黑熱病的傳染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本病特點為長期不規則發熱,肝脾腫大尤以脾大更為顯著,消瘦、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丙種球蛋白增多。傳染源,傳染源包括病人和狗。犬內臟利什曼病是由犬利曼原蟲引起的。根據國內研...
2017-03-05 -
中醫診治黑熱病
中醫病因 黑熱病屬於中醫學溫病或疫病範圍。任何溫病、疫病的發生,不外內外兩個因素;而本病既屬溫病或疫病,其外因之主因應為熱疫毒邪,即感受時行的疫病之氣而發為本病,正如 《素問·刺法論》所說:“五疫之...
2017-03-05 -
黑熱病的預防治療
治療措施 注射低毒高效的葡萄糖酸銻納,療效可達97.4%。抗銻病人採用戊脘脒(pentamidine)、二脒替(stilbamidine)、羥眯替(hydroxystilbamidine isoth...
2017-03-05 -
人類迫切需要黑熱病疫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世界有1200萬人患有寄生蟲病黑熱病,也就是利什曼氏貧血(Leishman'sanemia)。在過去的十年裡,黑熱病大範圍流行的地區在不斷地擴大,估計有3.5億人受到這種寄...
2017-03-05 -
黑熱病有哪些表現?
細胞增生是脾、肝、淋巴結腫大的基本原因,其中脾腫大最為常見,出現率在95%以上。後期則因網狀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變硬。患者血漿內清蛋白量減少球蛋白量增加,出現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IgG滴度...
2017-03-05 -
黑熱病輔助檢查
病原檢查常用的方法有: ⑴穿刺檢查: 1)塗片法:以骨髓穿刺物作塗片、染色,鏡檢。此法最為常用,原蟲檢出率為80%~90%。淋巴結穿刺應選取表淺、腫大者,檢出率為46%~87%。也可做淋巴結活檢...
2017-03-05 -
黑熱病發病機理
無鞭毛體在巨噬細胞內繁殖,使巨噬細胞大量破壞和增生。巨噬細胞增生主要見於脾、肝、淋巴結、骨髓等器官。漿細胞也大量增生。細胞增生是脾、肝、淋巴結腫大的基本原因,其中脾腫大最為常見,出現率在95%以上。...
2017-03-05 -
黑熱病的預防
治療病人、控制病犬 對病犬進行捕殺。但對丘陵山區犬類的管理確有一定困難,需尋找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滅蛉、防蛉 在平原地區採用殺蟲劑室內和畜舍滯留噴灑殺滅中華白蛉。在山區、丘陵及荒漠地區對野棲型或偏野棲...
2017-03-05 -
黑熱病的臨床表現
細胞增生是脾、肝、淋巴結腫大的基本原因,其中脾腫大最為常見,出現率在95%以上。後期則因網狀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變硬。患者血漿內清蛋白量減少球蛋白量增加,出現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IgG滴度...
2017-03-05 -
黑熱病的治療
注射低毒高效的葡萄糖酸銻納,療效可達97.4%。抗銻病人採用戊脘脒(pentamidine)、二脒替(stilbamidine)、羥眯替(hydroxystilbamidine isothionat...
2017-03-05 -
冬季解決胃病煩惱 必知這幾道養胃菜
家常菜譜解決胃病煩惱五行中黃色為土,因此,黃色食物攝入後,其營養物質主要集中在脾胃區域。如南瓜、玉米等,常食可對脾胃大有裨益。人體的五臟六腑皆仰賴脾胃的滋養,是能量的主要來源。1玉米:粗糧中的保健佳...
2015-12-28 -
產後發熱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產時感染邪毒,或體虛感受外邪、或瘀血內阻、或傷食、或蒸乳,或血虛,以致邪正交爭、氣機壅阻、營衛失和而造成發熱。1.感染邪毒 產時接生不潔,或產道損傷,或產後衣褲不潔,外☆禁☆陰護理不...
2017-03-06 -
《素問》選錄之評熱病論篇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 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帝曰:願聞其說口。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精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
2017-03-07 -
《靈樞》選錄之熱病第二十三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征也: 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七 熱病陰陽交並少陰厥逆陰陽竭盡生死證第十八
問曰:溫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對曰:名曰陰陽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於谷,穀生於精。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熱者邪...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