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血兩虛易致脫髮 防脫推薦7個偏方
據悉,如果身體出現了氣血不足的情況,不僅會影響懷孕問題,甚至也有可能導致脫髮。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氣血不足脫髮怎麼辦,來瞭解下吧!氣血兩虛導致脫髮腎虛說:《黃帝內經》記載:女子七歲,腎氣實,齒更...
2016-10-14 -
氣血兩虛型痘(灌漿逆症)
證候表現:頭上稠密,身上稀疏,痘色淡白不能起灌者。 病因病機:氣血兩虛也。 處方:宜用千金散,(方見丸散條。)加升麻;四肢不起,加白術、桂枝。 出處:《種痘新書》·卷之七(卷)·灌漿逆症(篇) 原...
2017-03-08 -
氣血兩虛型痘(收結險症)
證候表現:痘未稠膿,頂未滿足,而血腫忽退,目閉忽開,瘡腳散闊,皮破乾燥,似靨非靨者。 病因病機:此氣血兩虛,津液枯竭,毒氣不能外散,而將流入內攻,最危之候。 處方:黃芪(二錢)人參(八分)白術(一...
2017-03-08 -
脾肺兩虛
脾肺兩虛 病證名即脾氣不足兼有肺氣不足。 脾主運化,飲食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養全身,二者關係至密切,故往往互相影響,兩髒同病。 臨床表現面色少華、手足不溫、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氣、痰,舌淡...
2017-03-08 -
過敏性鼻炎屬氣陰兩虛型 秋季藥膳調理過敏性鼻炎
秋季的天氣由熱轉涼,晝夜溫差大、忽冷忽熱,平時身體虛弱的人特別愛感冒,繼而誘發過敏性鼻炎。這時適當進補一些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的膳食,並配合適當的鍛煉,不僅對於症狀會有所改善,還能增強體質,體質...
2013-09-24 -
氣陰兩虛型消渴
症狀:咽幹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饑,口渴喜飲,氣短懶言,五心煩熱,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薄或花剝,脈細數無力,或細而弦。 病因病機:元氣虧虛,陰液內耗。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六味...
2017-03-08 -
脾肺兩虛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已潰,胸痞痰湧。 病因病機:脾肺虛也。 方用: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處方:六君子湯。 處方:十全大補湯...
2017-03-08 -
脾胃兩虛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已潰,食少作瀉。 病因病機:脾胃虛也 方用: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處方:六君子湯。 處方:十全大補湯。...
2017-03-08 -
氣血兩虛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已潰,朝寒暮熱者。 病因病機:氣血虛也。 方用: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處方:六君子湯。 處方:十全大補...
2017-03-08 -
脾腎兩虛型小兒癲癇
症狀:以發病年久,屢發不止為特點,發作時多以瘛疭抖動為主要表現,平素時有頭暈,腰膝酸軟,四肢不溫,睡眠不寧,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體質較差,可伴有智力發育遲滯,大便稀薄,舌淡或淡紅,苔白,脈沉細無力...
2017-03-08 -
氣陰兩虛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心悸怔忡,胸悶不適,活動後加重,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倦怠,自汗,盜汗,五心煩熱,夜寐不安,舌紅苔少或花剝,脈細數無力或結或代。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寧心複脈。 中成藥:生脈飲口服液:每支...
2017-03-08 -
邪犯肺脾型手足口病
症狀:口腔內硬齶、頰部、齒齦、唇內、舌部等處出現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疼痛流涎,拒進飲食。1~2日後手掌足蹠出現斑丘疹,斑丘疹呈米粒大小,皮疹迅速轉化為皰疹,分佈稀疏,疹色紅潤,根盤紅暈不著,皰疹...
2017-03-08 -
老年健忘病機:脾腎兩虛
記憶是一種精神活動,早在《內經》時期就有許多關於學習記憶的精闢論述,其中以圍繞髒象學說和氣血津液學說展開者居多。《靈樞·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2017-03-09 -
女性氣血兩虛危害大 吃什麼好
女性氣血兩虛如何調理呢?調理女性氣血兩虛的最佳方法就是通過飲食,很多食物都可以幫助女性朋友來緩解氣血兩虛的症狀。要知道,氣血兩虛的危害是很大的,必須要及時的調理才行。女性氣血兩虛的危害氣虛的危害:1...
2015-10-14 -
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指熱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過程中出現的陰液和陽氣均受耗傷的現象。程度較輕的稱為“氣陰不足”,較重者稱為氣陰兩虛。臨床上有三種情況:見於熱性病的極期,熱退或未退,大汗氣促,舌嫩紅或幹絳...
2017-03-10 -
肺腎兩虛
【肺腎兩虛】指肺臟和腎臟俱虛的病理。臨床表現有二:肺腎氣虛。肺司呼吸,為氣之標,腎主納氣,為氣之根。肺腎氣虛則見喘促短氣,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患。肺腎陰...
2017-03-10 -
“三才”補膏 補益肺脾腎
天冬、地黃、人參,三味中藥各取一字,即天、地、人,三藥同用就有了“三才”的名字。傳世三才方有三才湯、三才膏、三才大補膏、三才固本膏、三才封髓丹等,這些醫方大受後人推崇,均具影響。 天冬補肺生水,地...
2017-03-10 -
肺脾氣虛型胎怯
治療方法:六味地黃丸。 病因病機:胎弱者,稟受於氣之不足也。 證候表現:子于父母,一體而分。如受肺之氣為皮毛,肺氣不足,則皮脆薄怯寒,毛髮不生;受心之氣為血脈,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彩;受脾...
2017-03-10 -
趙獻可從肺脾腎三髒治咳
《黃帝內經》對咳嗽作了專篇論述,言“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說明咳嗽一證雖屬肺病,但與五臟六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對咳嗽一病的辨治,明代醫家趙獻可在《醫貫·咳嗽論》中認為咳嗽“雖分五臟六腑之殊,...
2017-03-11 -
脾虛肺弱(脾肺兩虛)
脾主運化,攝取營養,把精氣上輸於肺以養全身。如脾虛則精氣不足,以致肺氣也虛,出現面色蒼白,手足不溫、食少、便溏、短氣、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多見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消化...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