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手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理氣,化痰。治胃痛,脅脹,嘔吐,噎膈,痰飲咳喘,並能解酒。 ①《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②《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③《本經逢原》: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
2017-03-12 22 -
馬藺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利尿。主喉痹;癰疽;傳染性肝炎;風濕痹痛;淋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絞汁。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各家論述】《綱目》:主癰疽惡瘡。 【摘錄】《中華本草》
-
紅鐵泡刺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止痛。治吐血,全身出血斑,腹瀉,勞傷疼痛。 附方 ①治吐血:紅鐵泡刺一兩。煨水服。 ②治全身出血斑:紅鐵泡刺二兩。煨水服。 ③治腹瀉:紅鐵泡刺五錢,委陵菜根三錢。煨水服。 ④治勞傷疼痛:紅鐵泡刺五錢,白龍鬚一錢
2017-03-12 10 -
南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腰膝;補腎壯陽;止咳平喘;活血止痛。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陽痿;咳嗽氣喘;痛經;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釀酒;煮汁,熬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搗爛炒熱敷;浸酒外搽。
-
大白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通絡;止血接骨;解毒消腫。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五葉壁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通絡;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四肢麻木;跌打瘀腫;骨折;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倍量;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3 -
赤小豆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行氣利水;明目。主疔瘡丹毒;飲酒過度;腹脹食少;水腫;肝熱目赤昏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痎瘧寒熱邪氣、泄痢,陰不起,病酒頭痛
-
刺茶美登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燥濕;抗癌。主下肢潰瘍;頭癬;牛皮癬;腫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野木耳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調和脾胃。主感冒;腸炎;痢疾;口腔炎;乳腺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抗癌中藥牛黃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苦、甘,性涼。清熱解毒,鎮驚祛痰。 臨床應用 適用於多種胂瘤,如顱腦腫瘤、腫瘤腦轉移、淋巴肉瘤、黑色素瘤、肝癌。 常與朱砂、菖蒲、遠志、羚羊角粉等配伍治療痰熱壅滯的顱腦腫瘤和腫瘤腦轉移。 常與黃藥子、昆布、浙貝母、夏枯草等配
-
抗癌中藥牛蒡子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種子:味辛、苦,性寒,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散結解毒。根,味苦、辛,性寒,清熱解毒,疏風利咽。 臨床應用 牛蒡子與其他中藥組成複方製劑治療肺癌、大腸癌及其他轉移性癌,發現有癌腫消失或縮小的現象,並能延長生存期。本藥也用於熱毒壅盛
2017-03-12 51 -
珠芽蓼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用於扁桃體炎,咽喉炎,腸炎,痢疾,白帶,崩漏,便血;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2~5錢;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
-
抗癌中藥水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溫;開竅化痰,辟穢殺蟲。 臨床應用 可用以治療胃癌、肺癌、子宮頸癌;還可用於治療痰涎壅閉、神志不清、慢性支氣管炎、痢疾、腸炎、腹脹腹痛、食欲不振、風寒濕痹。 用法用量 日服3~4g,外用適量。
2017-03-12 11 -
狗牙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潤肺止咳,祛痰,消炎,止血。治咳嗽,哮喘,肺炎,支氣管炎,癰腫瘡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注意 反烏頭。 附方 治外傷出血:狗牙貝、天蓬草各適量,鮮品搗爛外敷。 摘錄 《*辭典》
2017-03-12 37 -
三翅鐵角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利水通淋。主腰痛;跌打損傷;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10-20g;或浸酒。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平。有舒筋活絡的功能。用於跌打損傷以及腰痛。 【摘錄】《中華本草》
-
蘿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精益氣;通乳;解毒。主虎損勞傷;陽痿;遺精白帶;乳汁不足;丹毒;瘰鬁;疔瘡;蛇早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向日葵花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止痛;止血。主高血壓;頭痛;頭暈;耳鳴;脘腹痛;痛經;子宮出血;瘡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3 -
定心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養心安神;清熱消腫;止咳。主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黃疸型肝炎;痄腮;癰腫;蛇咬傷;肺炎;咳嗽;冠心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7-03-12 16 -
蔥汁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通竅;驅蟲;解毒。主衄血;尿血;頭痛;耳聾;蟲積;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5-10ml,單飲;和酒服,或泛丸。外用:適量,塗搽或滴鼻、滴耳。 附方 ①治鼻衄血:蔥白一握,搗裂汁,投酒少許,抄三
2017-03-12 12 -
厚皮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接骨;解毒。主骨折;河豚魚、木薯、鳳梨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外用:適量,搗爛敷。 附方 ①治骨折:木棉樹皮三兩,山蘿樹皮、厚皮樹皮各二兩,木桐樹皮五錢,雞壓樹皮一兩,大米酒糟四兩。上藥搗爛。骨折復位後用
2017-03-12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