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蛇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涼血止痢。主消渴;煩熱;口幹;毒痢。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 1.《綱目》:治消渴,煩熱,毒痢。 2.《本草求原》:明目。 【摘錄】《中華本草》
-
菊花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主關風眩暈;止生翳膜。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本草求原》:清肝膽熱,益肝氣,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棗、杞子更妙)治頭風眩暈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摘錄】《中華本
2017-03-12 10 -
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痔疾;疥瘡。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取脂塗敷。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本草拾遺》:主五痔,取其脂敷瘡,亦食其血肉。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螺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明目。治黃疸,水腫,淋濁,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瘡,腫毒。 ①《別錄》:主明目。 ②《本草拾遺》:汁主明目,下水。 ③《日用本草》: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 ④《次膳正要》:治肝氣熱,止渴。 ⑤《綱目》:
-
人中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降火;止血化瘀。主肺痿勞熱;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瘡;諸濕潰爛;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6g。外用:適量,研末吹、摻或調敷。 注意 《本草從新》:陽虛無火,食不消,腸不實者忌之。
2017-03-12 10 -
破布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健胃消滯。主感冒發熱;黃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痛;泄瀉;瘡瘍;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求原》:解一切蠱脹藥毒
2017-03-12 36 -
海藻面膜的功效與作用
海藻面膜的美容護膚功效與作用:治暗瘡 海藻面膜能夠修復因痘痘和粉刺留下來的痘疤,還能夠消炎殺菌和調節肌膚的油脂分泌,對治療暗瘡有非常好的療效。 海藻面膜的美容護膚功效與作用:除皺紋 經常做海藻面膜,能夠讓我們的肌膚更加有彈性和緊致,讓已
2017-03-12 13 -
砂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宣肺;祛痰散結;消腫止痛。主廚師發熱;咽喉腫痛;咳喘;骨癆;瘰鬁;瘡瘍;腰扭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20g。 【摘錄】《中華本草》
-
棠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斂肺,澀腸,消食。主咳嗽,瀉痢,食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綱目》:燒食止滑痢。 2.《玉揪藥解》:收腸斂肺,止泄除嘔。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紫荊椏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解毒。主風濕痹痛;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4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附方 治癰瘡紅腫:紫荊丫、一支蒿、紅牛膝。共搗絨塗。 摘錄 《中華本草》
-
梅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1、癰疸瘡腫。用鹽梅燒存性,研為末,加輕粉少許,以香油塗搽患處四圍。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淹五天;另用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皂莢三十個,共研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風普
2017-03-12 10 -
羊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虛健腦;潤膚。主體虛頭昏;皮膚皸裂;筋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塗;或入脂膏。 注意 不宜多食。 各家論述 1.《綱目》:潤皮膚,塗損傷、丹瘤、肉刺。 2.《隨息居飲食譜》:治風寒入腦,頭
-
螞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主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風濕痹痛;中風偏癱6;手足麻木;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2-5g;或入丸劑;或浸酒飲。外用:適量,搗爛塗敷。 摘
-
杧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暑熱;止血;解瘡毒。主傷暑發熱;瘧疾;鼻衄;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嶺南采藥錄》:傷暑夾色,身熱而惡熱,取杧果樹皮和露兜?、鬼箭羽、榕樹須、狗肝菜,不拘多少,煎一
2017-03-12 11 -
檸檬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止血;止痛;止咳。主胃痛;疝氣痛;跌打損傷;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陸川本草》:止痛祛瘀。治跌打傷積,狂犬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白芍藥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藥適合人群 虛寒症不宜單用。 白芍藥食療作用 白芍藥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主入血分,斂降而微升散;具有養血斂陰,平肝,柔肝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自汗盜汗,眩暈,頭痛,虛熱,脅肋脘腹疼痛,瀉痢腹痛,風濕痹
-
岩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暑清熱;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濕;風熱咳嗽;風濕痹痛;痱子;跌打損傷;蜂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 《中華本草》
-
瑞連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癰腫;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酸,性涼。有清熱解毒,利濕的功能。用於濕疹。 摘錄 《中華本草》
-
蘆竹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生肌斂瘡;止血。主金瘡;吐血。 【用法用量】內服:燒灰研末沖,3-6g。外用:適量,研末撒。 【各家論述】《藥對》:主金瘡,生肉,滅瘢。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8 -
牛雜的功效與作用
牛肚 即牛胃,亦為補益之品。性味甘、平,入胃、脾經。牛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能補中益氣,養脾胃,解毒。用於病後虛羸,氣血不足,消渴、風眩。 牛肝 牛肝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肝臟。性味甘、平,入肝經
2017-03-12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