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葉貝母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養胃生津;滋陰益腎。主熱病傷津;病後虛弱;結核病潮熱;盜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遺精;腰酸無力;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
生活中中醫養生法
中醫養生保健是以中醫治未病的理論指導下,維持人體見看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舉手之勞的動作對於調身養性、抵抗疾病、增進健康大有裨益。以下幾種簡便的方法,我們不妨一試: 按按耳門防耳鳴 耳門附近有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臨床上可針刺
-
大葉鳳仙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通經。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月經不調;瘀血經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散瘀、通經的功能。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中醫調養久病身體
氣虛體質是指人的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較低下。常表現為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舌淡苔白,脈虛弱等。 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如下 1.飲食保健 常用的
-
鱗葉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止血斂瘡。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止血、消炎的功能。用於治外傷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
女性必學的五大中醫“養血法”
育齡期女性因其生理有週期性耗血的特點,若不善於養血,就容易出現面色萎黃、唇甲蒼白、發枯、頭暈、眼花、乏力、氣急等血虛症。 嚴重貧血者,還極易過早出現皺紋、白髮、脫牙、步履蹣跚等早衰症狀。血足,皮膚才能紅潤,面色才有光澤,女性若要追求
-
先天性夜盲症的中醫療法
治療先天性夜盲症顧名思義,夜盲就是在暗環境下或夜晚視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見東西。我們瞭解了暗適應的生理過程,對夜盲也就不難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視網膜杆狀細胞缺乏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或杆狀細胞本身的病變。概括起來有3方面。 (l)暫
-
苦瓜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主腎陽不足;小便頻數;遺尿;遺精;陽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益氣壯陽。 2.《本草求原》:解誤食疔牛中毒,擂水灌。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中醫認為巧食五味 可以養生
人們的口味千差萬別,酸、甜、苦、辣、鹹,各不相同。中醫養生認為,為了健康,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進食。 自製茶飲助健康 甜: 中醫認為,甜入脾。食甜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
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止血。主肝炎;口舌糜爛;火眼;目翳;痢疾;腹瀉;腹痛;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外用:適量,研末點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穴位按摩可有效增強冬季免疫力
冬季應該怎樣保健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呢?在中醫宣導的冬季保健方法中,穴位按摩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能每天堅持,一定能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下面就教給您具體的按摩方法: 1.按迎香穴(鼻翼兩側,鼻溝中,左右各一)。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
-
銅腳威靈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主風濕痹痛;疔瘡腫毒;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傷;及吐血;咯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中藥瘦身 針對4種典型肥胖
在西醫火過之後人們又開始返樸歸真,來尋求內調治本之法,於是中醫便成了悄悄成了潮頭上的寵兒,減肥也不例外,中醫依氣血之道,針對不同胖法,開出了幾道小小的方子供大家選擇。 一、胃熱痰瘀型 1、特色:肌肉結實、容易口渴、食量大、愛吃冰。
-
中醫補中益氣也要“對時入座”
中醫通常把補益類中藥分為四類:即補氣類中藥、補血類中藥、補陰類中藥、補陽類中藥。其中補氣中藥有:人參、黨參、西洋參、黃芪、白術、山藥、大棗等。補血類中藥有:當歸、熟地、阿膠、何首烏、桑葚、龍眼肉等。補陰類中藥有:沙參、玉竹、麥冬、百合
-
水楊枝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久疾;黃疸;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 1.《綱目》:水楊根,治癰腫,故近人用枝葉治痘瘡。魏直《博愛心鑒》雲,痘瘡數日,陷頂,漿滯不行,或風寒所阻者
2017-03-12 21 -
中醫養生把你輕鬆養生美人
實踐了很久的中醫養生的辦法為什麼一直都沒有效果呢?還要繼續進行嗎?或者這些辦法根本就對自己沒用?你是不是會因為以上疑惑而對中醫養生法打退堂鼓呢?其實你離健康只差半步。跟隨專家,一起來將中醫養生進行到底吧! 1.想讓自己永遠是20歲:
-
牛目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利水消腫。主風寒濕痹;寒濕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和種子:味甘、苦、辛、性溫。有毒。有祛風、解熱、止痛、止血功能。用於頭痛,心氣痛、刀傷、瘧疾、風寒濕
-
醍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益肺止血;止渴潤燥。主虛勞煩熱驚悸;肺痿咳腔血;消渴;便秘;風痹;皮臉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烊沖,適量。外用:適量,塗摩 。 【注意】脾虛濕盛者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
蘇鐵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理氣祛濕;活血止血;益腎固精。主胃痛;慢性肝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咳血;吐血;痛經;遺精;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 【摘錄】《中華本草》
-
吊岩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胃脘痛;偏頭痛;產後瘀滯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注意 孕婦禁服。 摘錄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