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肺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肺;止咳;利水。主肺痿;咳嗽氣喘;消渴;水腫;小便不利或頻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具;或入丸、散。 【注意】《隨息居飲食譜》:外感示清者忌。 【各家論述】 1.《別錄》:補肺,主咳嗽。 2.《千金·食治》:止渴,治
-
雞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治血虛腎虧。雞麻果實蒸五分鐘,取出,用七至八錢,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空腹服;或用根一兩,切片,水煎取汁,沖糖、酒,早晚空腹服。 【摘錄】《*辭典》
2017-03-12 11 -
紅花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解毒。治痘出不快,婦女血氣瘀滯腹痛。 ①《開寶本草》:吞數顆,主天行瘡子不出。 ②《本草圖經》:主產後血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斑豆瘡出不快:紅花子一合。捶碎,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減服之。(《
2017-03-12 23 -
花松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益肺止咳;利尿;生肌收口。主筋骨酸痛;肺癆咳嗽;心悸浮腫;瘡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地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主高熱;肺癰;咽腫;牙痛;赤白痢疾;黃疸;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瘰鬁;癰腫;疔瘡;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用量加倍;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注意
2017-03-12 14 -
景天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主赤遊丹毒;疔瘡癰癤;火眼目翳;煩熱驚狂;風疹;漆瘡;燒燙傷;蛇蟲咬傷;吐血;咯血;月經量多;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50-10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摩塗、滴眼;
-
倒根蓼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咳嗽痰多;痢疾;腹瀉;癰瘡腫毒;牙齦腫痛;口糜;崩漏;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鮮品15-25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用醋磨汁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3 -
虎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鎮驚,明目。治驚悸,癲癇,目翳。 ①《別錄》:療癲。 ②《千金·食治》:主驚癇。 ③孟詵:主瘧病,小兒熱,驚悸。 ④《綱目》: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 附方 ①治癇疾潮搐,精神恍惚,煩亂不寧,口幹喜水,或時讝語:
-
鐵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鎮心定癇;解毒斂瘡。主癲癇狂亂;疔瘡腫毒;漆瘡;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煮沸後溫飲。外用:洗滌或塗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解諸毒入腹,服之。亦鎮心,主癲癎,發熱急黃狂走。人為蛇、犬、虎、狼、毒刺惡蟲等齧,服之
-
粗葉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勝濕;活血止痛。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60-12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民間治濕熱黃疸。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6 -
綠莖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安胎;降壓。主風濕痹痛;胎動不安;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主治風濕痛、安胎。 【摘錄】《中華本草》
-
紅梗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祛瘀止痛;除濕行水。主月經不調;經閉;症瘕;腹痛;產後惡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腫;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石面枇杷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主跌打骨折;血瘀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莖或全草:味微苦、辛、性溫,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
楊梅葉蚊母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祛風活絡。主水腫;手足浮腫;風濕骨節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治手足浮腫。 【摘錄】《中華本草》
-
透莖冷水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解毒。主尿路感染;急性腎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赤白帶下;跌打損傷;癰腫初起;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鄂西天胡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活血。主濕熱黃疸;痢疾;熱淋;石林;口瘡;耳癰;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蛋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竹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清熱利尿。主肺熱咳嗽;小便熱痛。 【用法用量】內服: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清肺利尿的功能。用於肺熱咳嗽,小便赤痛。 【摘錄】《中華本草》
-
苧麻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煩熱,利小便,散瘀,止血。治瘀熱,心煩,小便不通,肛門腫痛,血淋,創傷出血。 ①《得配本草》:治胎前產後心煩,天行熱病;兼利小便而通瘀熱。 ②《本草再新》:治小便不通,痰哮咳嗽,肛門腫痛,肛脫不收,療血淋。 【用法用量】
2017-03-12 14 -
虎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追風定痛,健骨,鎮驚。治曆節風痛,四肢拘攣,腰腳不隨,驚悸癲癇,痔瘺脫肛。 ①《別錄》:止驚悸,療惡瘡鼠瘺,頭骨尤良。 ②《藥性論》:殺犬咬毒。治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莊疼痛,溫瘧。療傷寒溫氣。 ③《千金·食治》:頭骨治風
-
煙膠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本草經疏》:味辛苦,氣微溫。 【功能主治】《綱目》:主治頭瘡白禿,疥瘡風癬,癢痛流水.牛皮灶岸為末,麻油讕塗,或和輕粉少許。 【摘錄】《*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