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微苦;微酸;性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瀉火解毒;利尿通淋。主閉經;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痢疾;白喉;咽喉腫痛;瘡癰;淋證;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2017-03-12 10 -
酸猴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肺解毒。主風濕熱痹,肺熱咳嗽,漆瘡。 【用法用量】外用: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用於漆瘡、外搽。 【摘錄】《中華本草》
-
六軸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燥濕;散瘀止痛;定喘;止澱。主風寒濕痹;曆節腫痛;跌打損傷;喘咳;瀉痢;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1-0.3g;煎湯,0.3-0.9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
醋泡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醋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重視,現代研究發現,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經常飲用醋泡豆可軟化血管、降脂降壓、防止動脈硬化、治療糖尿病;醋泡豆還有減肥、健身、美容、殺菌、抗癌等獨特作用。目前成為風靡世界的保健佳品. 流行吃醋豆:近年來醋豆作為一種功
-
水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發散風寒;溫肺化飲;理氣止痛。主風寒頭痛;齒痛;風濕痹痛;痰飲喘咳;脘腹氣滯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毛楊梅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收澀止瀉;活血止痛;殺蟲;斂瘡。主泄瀉;痢疾;腰肌勞損;跌打傷痛;禿瘡;濕疹;潰瘍不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撤;或煎膏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
仙鶴草根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治絛蟲病。 【用法用量】粉劑:成人30~50克,小兒0.7~0.8克/公斤;晨空腹一次頓服,無需另服瀉藥。浸膏:成人1.5克,小兒45毫克/公斤。鶴草酚結品:成人0.7克。鶴草酚粗晶片:成人0.8克,小兒25毫克/公斤。以上
2017-03-12 24 -
深海魚油的功效與作用
深海魚油的功效: 深海魚油是一種純天然,不含任何防腐劑及人工色素的天然補品。含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DHA和EPA是大腦、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健腦益智的功效。 DHA和EPA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2017-03-12 21 -
漆大姑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澀;性平。 【歸經】胃;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主生漆過敏;稻田皮炎;皮膚瘙癢;蕁麻疹;濕疹;燒傷;乳腺炎;急性胃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研末敷。
-
鐵樹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濕降;健脾和胃;祛痰止咳。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氣管炎;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研末,1-1.5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獺肉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甘;鹹;性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益陰清熱;和血通經;利水通便。主主治虛勞咳嗽;勞熱骨蒸;時疫溫病;水腫脹滿;經閉;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或炙幹入散劑。外用:適量,煆存性研末敷。
-
象皮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甘;鹹;性溫。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止血斂瘡;祛腐生肌。主外傷出血;潰瘍久不收口;褥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熬膏巾;或研末調敷。內服:入丸、散。
-
蝟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降逆和胃;生肌斂瘡。主反胃;胃痛;食少;痔瘺。 用法用量 內肫:炙食或煮食,0.5-1只。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主下焦弱,理胃氣,令人能食。 2.《本草拾遺》:皮及肉主反胃,炙黃食之。食之主瘺。 3.《本經逢原》:治反
-
無名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腎,暖脾。治腎虛腰冷,陽痿,脾虛冷痢。 ①《本草拾遺》:主諸痢,去冷氣,令人肥健。 ②《海藥本草》:主腰冷,陰腎虛弱,得水香、山茱萸良。 ③《綱目拾遺》:止痢,暖腎,開胃,除腸穢積;得木香、山萸能興陽。 摘錄 《*辭典》
-
粳米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利小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風熱目赤。 用法用量 內服:溫飲或冷飲。 附方 ①治吐血鼻衄:陳紅米泔水一盅,溫服。(《普濟方》) ②治鼻衄:時進漸二泔,仍令其以麻油滴入鼻,或以蘿蔔汁滴入亦可。 ③治眼風熱,赤甚:以
-
真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主細菌性痢疾;黃疸;鼻竇炎;癰瘡腫毒;燙火傷;衄血;咳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碎後用紗布包好塞鼻孔。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蛇目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濕熱;解毒消癰。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清熱解毒、化濕的功能。用於急、慢性痢疾,目赤腫痛。 摘錄 《中華本草》
-
松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行氣止痛;化痰止咳;殺蟲止癢。主風濕痹痛;胃痛;痰濕咳嗽;疥癲瘙癢;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姜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生專家說:“其實姜湯的妙用遠不止於此。乍一入冬,高血壓病人因為身體不適應,血壓容易升高,在血壓升高時,可以在熱姜水裡把雙腳泡上15分鐘左右,可有助於血液迴圈,利於血壓控制。”熱姜湯泡腳不僅驅寒、促進血液迴圈,還對腳臭的人大有幫助:在泡
2017-03-12 10 -
石榴籽的功效與作用
1、減輕靜脈曲張 石榴籽多酚可以幫助防止由瘀傷所致的靜脈曲張,也可減輕動脈血管的脆性。 2、改善皮膚 石榴籽多酚可幫助皮膚抵抗自由基和膠原質降解酶傷害。該保護作用可能有助於防止因皮膚彈性流失而出現的過早皮膚皺紋形成。 3、減輕糖尿病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