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肝定驚。主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抽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搽。
2017-03-11 11 -
酪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益肺養胃;止渴潤燥。主胸中煩熱口渴;腸燥便秘;肌膚枯澀;癮疹熱瘡。 【用法用量】內服:化沖,適量。外用:適量,塗摩。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補肺臟,利大腸。 2.《唐本草》:主熱毒,止渴,解散發利,除胸
-
金銀忍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毒。主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肺癰;乳癰;濕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花蕾: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22 -
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
六棱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發表散風;和中化濕;止血。主風寒感冒;嘔吐;洩露瀉;風濕麻痛;濕疹瘙癢;腳氣濕爛;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12 -
白毛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主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3-6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味苦、酸,性涼。有止血、涼血的功能。用於子宮功能性出血。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32 -
白頭翁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主主治瘧疾;頭瘡;白禿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綱目》:治瘧疾寒熱,白禿頭瘡。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7-03-11 11 -
艾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腎壯陽。主腎虛腰酸;陽虛內寒。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5-4.5g。或為丸。 各家論述 1.《藥性論》:主明目。 2.《日華子本草》:壯陽,助水藏、(利水)腰、膝及暖子宮。 摘錄 《中華本草》
-
白朱砂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主濕熱痢疾;泄瀉;脘腹疼痛;咽喉腫痛;肺結核;毒蛇咬傷;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鮮品量酌加;或研末,每次0.5-1g,每日2次。外用:適量,磨粉,酒或醋調塗。 注意 孕婦禁服,脾胃虛寒者
2017-03-11 11 -
牛筋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截瘧。主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於眼痛。 【摘錄】《中華本草》
-
白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利氣化痰。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 注意 凡瘡瘍、目疾、痔瘡、便血及平素熱盛之患者忌食。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冷氣。 2.《醫學入門》:能發汗,散腹中冷氣作痛。 3.《現代實用中
-
夜關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腎澀精;健脾利濕;補充痰止咳;清熱解毒。主腎虛;遺精;遺尿;尿頻;白濁;帶下;泄瀉;痢疾;水腫;小兒疳積;咳嗽氣喘;跌打損傷;目赤腫痛;癰瘡腫毒;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燉肉。外
2017-03-11 10 -
野靛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熄風;散瘀消腫。主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吐血;小兒驚風;咽喉紅腫;口舌生瘡;小便淋痛;癰腫瘡癤;瘰鬁;跌打腫痛;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洗;
2017-03-11 12 -
穿魚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解毒療瘡。主感冒頭痛;風濕熱痹;腹瀉;跌打骨折;外傷出血;熱毒瘡腫;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或剪炎洗。 附方 ①治腹瀉:穿魚藤五錢,研末,燉雞蛋服。 ②治腰痛,風
-
蜀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舒筋活血;止咳平喘。主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拘攣麻木;癱瘓;小兒麻痹;水腫;皮膚濕癢;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10 -
水翁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主腳氣濕爛;濕疹;疥癬;腎囊癰;燒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煎湯熏洗;或煎汁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洗zi癩,殺蟲。 2.《本草求原》:殺蟲,洗癬癩,爛腳,浸疳瘡。 【摘錄
-
椰子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殺蟲;消疳。主疳積;薑片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食肉或肘濾取汁,75-100g。 【各家論述】 1.《開寶本草》:益氣,去風。 2.《本草求原》:消疳積白蟲,小兒青瘦。合蜜食。 【摘錄】《中華本草》
-
鰟魮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解毒。主久病體虛;痘毒。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煮食令人下元有益。添精補髓,補三焦之火。 2. 姚可成《食物本草》:益脾胃。 3.《醫林篡要》:善發瘡,可用以起
2017-03-11 10 -
金星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主癰瘍;腫毒;瘰鬁;惡瘡;暴赤火眼;肺熱咳嗽;淋證;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汁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嘉佑本草》:主癰疽瘡毒,大解硫黃毒,發背,癰腫
2017-03-11 13 -
辣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利膽;利尿。主消化不良;小便不利;膽囊炎;關節炎。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鮮汁拌蜜糖服。外用:適量,浸酒搽;或引赤、發泡。 【摘錄】《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