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蝸牛殼
【藥材名】蝸牛殼 【拉丁名】Eulota peliomphala Pfr. 【科目來源】蝸牛科動物 【藥用部位】蝸牛的殼。 【性味歸經】 【功效主治】補氣。治脫肛,疳疾。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外用:研末調敷。 【古籍考證】出自《
-
羊乳
【出處】《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Yánɡ Rǔ 【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乳汁。 【原形態】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化學成份】 每100克約含水分87克,蛋白質3.8克,脂肪4.1克,碳水化物5克,灰分0.9克,鈣140毫克,磷1
2017-03-07 13 -
訶子葉
【拉丁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 【名稱考證】訶子葉 (《綱目》) 【科目來源】使君子科植物 【藥用部位】訶子的葉。 【性味歸經】苦、溫,入肺、大腸二經。 【功效分類】收澀藥,澀腸止瀉藥 【功效主治】化痰行氣
-
畫眉草
【拉丁名】Eragrostis pilosa(L.)Beauv 【別名】榧子草,星星草,蚊子草 【名稱考證】榧子草\星星草蚊子草 【科目來源】禾本科植物 【藥用部位】畫眉草的全草。 【性味歸經】苦、平入腎、膀胱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
-
黃海葵
【拉丁名】Anthopleura lanthogrammica(Berkly)。 【別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 【名稱考證】海菊花、沙筒、海腚根 【科目來源】海葵科動物 【性味歸經】澀苦,寒。肝、脾、大腸三經。 【功效主治】收斂固澀、
-
白茯苓
【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乾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鮮切片。 【通用名稱】雲茯苓、浙茯苓、鏡面茯苓。 【處方應配】寫茯苓付白茯苓。 【炮製】白茯苓將原藥除去雜質,篩去灰屑,敲成1~2cm小
2017-03-07 30 -
預知子
【出處】《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Yù Zhī Zǐ 【別名】盍合子、仙沼子(《日華子本草》),壓驚子(《醫林纂要》)。 【來源】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葉木通和白木通的種子。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八月劄及木通條。 【化學成份】木通的種子
2017-03-07 10 -
羊骨
【出 處】《別錄》【拼 音 名】Yánɡ Gǔ【來 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骨骼。【原 形 態】動物形態詳羊肉條。【化學成份】因部位、年齡等之不同,骨的化學組成亦有差異。其中變動最大的是水分與脂類。骨質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物,其中一半以上是
2017-03-07 11 -
鴛鴦
【藥材名】鴛鴦【拉丁名】Aix galericulata(L.)【名稱考證】鄧木鳥、匹鳥、黃鴨【科目來源】鴨科動物【藥用部位】鴛鴦的肉。【性味歸經】咸,平。①《千金·食治》: "味苦,微溫,無毒。"②《嘉祐本草》: "味咸,平,小毒。"③
-
水獺
水獺 【拼 音 名】Shuǐ Tǎ【別 名】水狗【性 味】(肝)甘、溫、有毒。【功能主治】1、虛勞咳嗽。用水獺肝燒灰,酒送服。2、腸痔出血。用水獺肝燒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3、下血不止。用不獺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摘 錄】《*辭典》
2017-03-07 15 -
雲香草
【別名】芸香草、臭草、石灰草、山茅草、諸葛草 【來源】為喬木科香茅屬植物雲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 A. Camus的全草。宜9月開花前採收,此時雲香油含量較高,割取全草曬乾。鮮草出油率較高。 【源形態】多年
2017-03-07 63 -
豬獠參
【別名】鴨腎參、土洋參、小長距蘭、蛇蓼子 【來源】蘭科舌唇蘭屬植物小舌唇蘭Platanthera minor (Miq.) Reichb. f. [P. interrupta Maxim.],以全草入藥。春夏採收,洗淨曬乾。 【性味歸
2017-03-07 10 -
一箭球
英文名:All grass of Unispike Kyllinga 別名:金鈕草、三葉珠、散寒草、水百足、燕含珠、單打槌、三箭、白頂草、火把草、頂珠草、水蜈蚣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單穗水蜈蚣帶根莖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棕櫚
【拼音名】 Zōnɡ Lǘ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別名】棕衣樹、棕樹、陳棕、棕板、棕骨、棕皮 【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2017-03-07 10 -
車前子
中文名稱: 車前子 外文名稱: SEMENPLANTAGINIS 別稱: 牛麼草子、車軲轆草子、車前仁、牛舌菜 性狀:本品呈橢圓形、不規則長圓形或三角狀長圓形,略扁,長約2mm,寬約1mm。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有細皺紋,一面有灰白色
2017-03-07 17 -
石決明
中文名稱:石決明 又名:真珠母、鰒魚甲、九孔螺、千里光 英文名稱:shell of abalone 定義:鮑魚的殼,中醫用做清熱明目的藥物。 所屬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品保鮮及加工(二級學科) 功能與主治: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
-
龍膽草
中藥名:龍膽草 別名:陵遊、草龍膽、龍膽、苦龍膽草、地膽草、膽草、山龍膽、四葉膽、水龍膽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於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強中,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
澤瀉
中藥名:澤瀉 英文名稱:OrientalWaterplantainRhizome 別名:水澤、如意花、車苦菜、天鵝蛋、天禿、一枝花 性味:甘,寒。 歸經: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濕熱。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
2017-03-07 10 -
肉蓯蓉
中藥名稱:肉蓯蓉 拼音名:Roucongrong 英文名:HERBA CISTANCHES 別名:大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語)。 性味:性溫,味苦、鹹。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
2017-03-07 10 -
瓜簍子
藥名:瓜蔞子拼音:GUALOUZI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大子栝樓等的種子。 功效:潤肺,化痰,滑腸。 主治:治痰熱咳嗽,燥結便秘,癰腫,乳少。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本草匯
2017-03-07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