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癰的中醫診斷
與中醫的“癰”絕對不同,西醫的癰相當於中醫的“有頭癰”,癰是比較急性的化膿性疾病,因為癰初起有粟米樣膿頭,所以稱為“有頭癰”,大多數癰屬於陽證。《外科理例·瘡名有三》中說:“癰者,初生自粒如粟米,便覺癢痛……此癰始發之北,便覺微赤腫痛
-
癰的預防保健
(1)調整飲食 平時應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飲烈性酒,以防辛辣之品損傷脾胃 致使腸胃積濕生熱而誘發癰病或加重病性。應多食新鮮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暢。 (2)防止潮濕 尤其是暑天,天氣炎熱,常因工作環境差 或工作繁忙而汗濕衣襟,加之更
-
得了癰應該如何治療?
癰是皮膚病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癰在中醫中指惡性膿瘡又稱毒瘡,是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癰的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那麼面對這樣嚴重影響面部美觀的皮膚疾病,該怎麼治療呢? (一)治療 1.患部制動 防止炎症擴散,
-
顏面部癤癰的辯證分析
面部癤癰主要因火毒為患,面部癤癰毒或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戈尊,以致臟腑蘊熱,火毒結聚;或由感受火熱之氣,或因昆蟲咬傷,抓破皮膚,複經感染毒邪,郁於顏面肌膚,氣血凝滯而成。由於面部血脈豐富,面部癤癰毒發之後,具有反應劇烈,發展
-
顏面部癤癰的治療偏方
面部癤癰的治療應局部與全身治療面部癤癰相結合。在面部癤癰炎症早期。無顯著全身症狀時應以局部治療面部癤癰為主。同時選擇必要的藥物治療面部癤癰。 局部治療面部癤癰宜保守。避免損傷面部癤癰。嚴禁擠壓面部癤癰。挑刺面部癤癰。熱敷面部癤癰或用
2010-11-12 10 -
容易發生在面部的癤癰有哪些症狀?
癤初起為皮膚上現出紅、腫、痛小硬結,成錐形隆起,有觸痛;隨即硬結頂出現黃白色膿頭,周圍為紅色硬碟,病員自覺局部發癢、燒灼感及跳痛;以後膿頭破潰,排除少許膿液後疼痛減輕,或其頂端形成一個膿栓,與周圍組織分離而脫落,炎症逐漸消退,創口自行
-
顏面部癰該如何診斷?
癤初起為皮膚上現出紅、腫、痛小硬結,成錐形隆起,有觸痛;隨即硬結頂出現黃白色膿頭,周圍為紅色硬碟,病員自覺局部發癢、燒灼感及跳痛;以後膿頭破潰,排除少許膿液後疼痛減輕,或其頂端形成一個膿栓,與周圍組織分離而脫落,炎症逐漸消退,創口自行
-
面部癤癰應該如何治療?
面部癤癰的治療應局部與全身治療相結合。癤癰在炎症早期,無顯著全身症狀時應以局部治療為主,同時選擇必要的藥物治療。 癤癰局部治療宜保守,避免損傷,嚴禁擠壓、挑刺、熱敷或用石碳酸(酚)、硝酸銀燒灼,以防感染擴散。唇癰還應限制唇部活動,如
2010-11-12 10 -
麻風病怎麼預防?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麻風傳染病源,切斷麻風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
2010-11-13 16 -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和神經,如果不治療可引起皮膚、神經、四肢和眼的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害。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
-
治療膿胞瘡
膿胞瘡俗稱黃水瘡,是炎炎夏日最易發的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的特點,通過接觸相互傳染。夏天易在兒童中流行,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防治膿胞瘡。膿胞瘡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所致,多發於臉上、四肢等暴露部位。開始為粟粒至黃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
-
兒童長膿包瘡應及早隔離
細菌感染類皮膚病以膿包瘡(又稱黃水瘡)最多,膿包瘡是兒童、嬰幼兒夏秋季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大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或二者的混合感染所引起,好發於暴露部位,如面部、頸部和四肢。病程不定,有時可綿延數周或數月。該病的傳染性比較
-
怎麼治療膿包瘡
膿包瘡俗稱“黃水瘡”,是—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多見於夏秋季,好發于兒童,多數發生在顏面、口周、鼻孔周圍及四肢,多繼發於痱子、濕疹等。 (—)膿胞瘡患者的注意事項: 1.注意清潔衛生,保護皮膚完整,及時處理小傷口。 2.膿包瘡患
-
膿皰瘡的症狀
膿皰瘡又叫傳染性膿痂疹,俗稱黃水瘡。它是由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皮膚病。它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的特點,在兒童中容易廣為流行。 膿皰瘡常發于炎熱季節尤以7~9月份發病較高,家長在此期間應多注意孩子皮膚暴
-
預防膿皰瘡需要注意什麼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一般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嬰幼兒及兒童最易感染,常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症狀為膿皰,皰壁薄如紙,破了後會流水結痂,並向周圍蔓延引發新的膿皰瘡。此病以預防為主,注意環境及個人衛
-
膿皰瘡發病有哪些原因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膿皰瘡創造有利條件。 會引發膿皰瘡的病菌原因主要是凝固酶陽性的金
-
長膿皰瘡要及早隔離
夏秋季(主要7月8月9月三月)各類皮膚病高發季節,由於氣溫高濕度大人體容易出汗,很容易激發細菌真菌感染,有些本身比較胖或者有糖尿病貧血等,抵抗力差人也容易暴發皮膚病。 據介紹從皮膚病形成原因來分,可分為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動物昆蟲感染和
-
膿包瘡的特徵及治療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在夏天是兒童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由於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利於細菌繁殖,且兒童皮膚細嫩,喜搔抓,破皮後感染即可形成膿皰瘡。其特徵為發生丘疹、水皰或膿皰,易破潰而結成膿痂。系接觸傳染,蔓延迅速,可在兒童中流行。它具
2011-02-20 26 -
膿包瘡的飲食治療法
膿胞瘡屬中醫“黃水瘡”、“膿窩瘡”範疇,多為夏、秋季節暑濕邪毒侵襲,氣機不暢,疏泄障礙,薰蒸皮膚所為.當以清熱解毒、祛暑利濕為治。膿胞瘡無全身症狀者,單純外治即可,伴有全身症狀及併發症者,須予全身治療。對反復發作者,應注意增強體質,可
2011-02-20 11 -
膿包瘡的詳解
膿皰瘡(皮膚性病科),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 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
2011-02-2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