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慢性糜爛性胃炎

慢性糜爛性胃炎,又稱疣狀胃炎或痘疹狀胃炎。常見症狀有飯後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慢性糜爛性胃炎是介於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之間的一種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

養腸胃飲食原則

1、應該多吃一些軟爛的食物,比如飯食、蔬菜、魚肉等,不宜食用油煎、油炸、半熟之品及堅硬食物,既難於消化,而且有刺傷胃絡之弊端。

2、吃飯時應細嚼慢嚥,充分咀嚼,使唾液大璗分泌,既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又有防癌和抗衰老的效果。

3、常用抗酸劑,最好能在進食1~2小時後服藥,此時正是胃酸分泌最高峰,正好起到抗酸作用,如在晚上9-10點臨睡前再服一次則效果更佳。

這樣做,養好腸胃不復發

1、適當地運動是増加腸胃蠕動的好方法,能有效促進胃排空,增強腸胃分泌功能, 提高消化能力,有助於胃炎的康復。

2、精神緊張是本病的促進因素,應予避免。情緒上的不安和急躁,可導致胃黏膜缺血、抑制胃酸分泌和腸胃蠕動。所以應盡可能地避免情緒上的應激反應,解除緊張的情緒。

慢性糜爛性胃炎飲食宜忌

宜吃

1、宜吃不促進胃液分泌而熱量比較高的食物, 如米飯、饅頭等。

2、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絲瓜、白菜、冬瓜等。

忌吃

1、 忌飲忌食刺激性飲品和食物,如濃茶、咖啡、酒類、辣椒、胡椒等

2、 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